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东北地区 >>东北民俗 >>节庆与祭典

"二人转"
  发表日期:2009年5月20日  共浏览64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二人转”俗称“蹦蹦”,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以地道的“关东情、关东味儿”深受人们喜爱。

  二人转形成于清末民初。其来源按通常说法是从东北大秧歌、民歌与河北莲花落等结合演变而成,即“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或“莲花落打底、秧歌镶边”。其形式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双玩艺儿”(即二人转)和两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其中以“双玩艺儿”为主,两个演员(早期都是男性)一扮女(旦)角,俗称“上装”或“包头的”;一为男(丑)角,俗称“下装”。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即所谓“跳入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靠咱俩”,因此称作“二人转”。

  关东地区居民主要是满、蒙等少数民族和山东、河北等省“闯关东”过来的汉人。他们的整体性格以豪放朴实著称,在严寒气候和辛勤劳作中顽强生存。民间风俗文化中,又非常喜爱火爆粗犷、通俗诙谐的“土玩艺儿”。二人转“唱唱咧咧,蹦蹦跶跶”的演出形式,正适合了这种需求品味。

  二人转的曲目,主要来源于戏曲小说、评书鼓词和民间传说故事及社会新闻等,大都是关东百姓喜闻乐见的古代英雄好汉、男女爱情和忠孝节义类故事,如《西厢》、《蓝桥》、《杨八姐游春》、《燕青卖线》、《浔阳楼》等都是其中的名段,而表现这些内容的说唱是人人听得懂的大白话,做舞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化动作,自然使观众觉得格外亲切。

  二人转演员民间称之为“唱唱的”或“唱手”,出身都是土生土长的穷庄稼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农忙时节下地干活,农闲时组班演唱,“半农半艺”,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二人转由一旦一丑就可搭起“一副架”,其主要伴奏乐器只有板胡、唢呐、竹板、甩子(俗称碎咀子)等几样,少则三四人,多则十几人就可组成一个演唱班子,演出时又不需要布景、道具,只是演员手里拿着彩棒、手绢、扇子、竹板之类,无论露天室内,有几平方米空地就可以开场,顶多是设一张彩桌及几只板凳或搭个小台子。老百姓坐在院子里,甚至炕头上就能看戏。所以,每逢农闲和年节,就有数以百计的二人转班子活跃在关东各地农村集镇。

  在农村,从正月初一过年起,二人转艺人可以加入秧歌班,连扭秧歌带“唱唱”,称之为“跑秧歌”正月十五跑完秧歌开始,唱到农历三月中旬种地,是春天的演出季节;农历六月农村挂锄又开唱,直到八月初一秋收是第二阶段;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后到春节之前是第三个阶段,用艺人的话说“九月大撒(指农活干完),一气唱到腊月二十九”。这样一算,每年就有近八个月时间可以演出。农村和山区除走村串户唱“屯场”和“子孙窑”(农户家)外,大车店、庙会的台子、江边码头的茶馆、打鱼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伐木的“木帮”以及金矿、煤矿等都是他们的献艺场所,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城市里由于京剧、评剧、梆子等大戏,二人转很难站住脚,除少数在露天或室内“杂耍园子”、“撂地儿”演出外,只有个别艺人偶尔“串巷子”到爱听唱的人家,或者在评书馆说完书后“拣板凳头儿”,都是唱一些小段,为临时挣几个零花钱。由此看来,二人转可以算做是地道的东北“乡土艺术”了。

  二人转之所以能吸引无数的关东人如醉如痴,“宁可少吃三顿饭,不能不看二人转”,除了乡土性和灵活性外,还在于其艺术上的独特魅力。在表演技巧上,“说功”俗称“说口”,风趣通俗、流畅自然。“唱功”有板有调,韵味优美,富于变化,俗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做功”动作表情真实自然,讲究“演啥学啥、学啥像啥”,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舞功”借鉴大秧歌等民间舞蹈,有“跳、走、翻、扭、错、转、搧、抖”各种身法步法,再配以“掏灯花”、耍手绢、耍扇子、打板等各类“绝活”,使这种连说带唱、载歌载舞的民间戏曲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扎根于关于民众的心里。


Google
 
上一篇:苞米楼子和鱼楼子
下一篇:关东庙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2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6]
 · 北京大观园 [3623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277.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