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北地区 >>敦煌市 >>敦煌文化

敦煌文献形式简介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5日  共浏览592 次   出处:汉字的文化史    作者:藤枝晃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敦煌文献数量庞大,但从形态上看,绝大部分是卷子本,除此之外,还有摺本、旋风装、蝴蝶装、册子本、梵荚本等形式。另外还可以见到木简、绢本、木排等形式的文献。

从制造技术的角度看,绝大部分敦煌文献是手抄本,只有少量的拓本和印本。

新的书籍形式

做成卷子形式的书 籍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然而,只要对其略加改进,就可以产生 更便于使用的形式。但尽管如此,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却没有 一点进行这种改进的尝试。 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例证,一直 到8世纪末,三种新的形式出现了。

这三种形式,第一是折 本,其次是册子本,再其次是少量的印度风格的贝叶形写本。

折本和贝叶: 把一个卷子每四行或五行交错折叠就产生了折本。寺院 的经文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产生之后,在需要只看一卷 中某一处时,就能够很方便地翻到这个地方,用过之后也没有 再卷回去的麻烦,直接合上就行了。所谓跳读《大般若经》就 是这种形式的书本的效用之一。这部经有600卷,通读一遍 都很困难,但似乎每一册用左右手执其两端,中间在空中翻动 一遍,就表明已把一卷读完了。自10世纪印刷佛典开始,到17世纪末,万历版的一切经 印行以前的700年间,佛典都是作成折本形的。有人甚至认 为这种形式是佛典特有的。

敦煌写本中,折本形写本即使在佛典中也非常之少。可 以说,全部敦煌写本中,折本充其量有十几件,假使这个数字 不够准确的话,至多不会超过50件。在吐鲁番也发现过若干 件,但书体的时代都相当晚,可以认为是抄自印刷本的。如此 普遍的折本为什么在敦煌写本中不多见呢?这确实是令人费 解的事实。 更奇怪的是,这种为数极少的折本形写本几乎都不是通 常的折本,其每页正中或正中稍靠上面一点都开有一个小孔 。梵文、吐蕃文的写本被称为贝叶。贝叶的每一页都 写得稀稀落落,各页的中间也开有这样的小孔,孔中穿绳,以 保证前后顺序不致发生颠倒。在印度,贝叶原是指写在某种 树叶上的东西,但在敦煌及吐蕃,则用纸作成与印度的贝叶同 样形式的“贝叶”。真正的贝叶,一页页都是分开的,但敦煌的 折本则形成了这种贝叶相连的形式。 真正的贝叶形汉文佛经写本在敦煌、吐鲁番也发现了几 件。其中现存在柏林的《大般涅槃经》的一叶断片笔 迹为7世纪前后,以我看来,这是最早的汉文贝叶形佛经写本。然而也可以认为,只有最高级的佛典,才可部分使用贝叶 形写经。今天虽然在边境的敦煌、吐鲁番发现了这种写经的 遗物,然而长安一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制作贝叶形写本呢? 这还是很大的疑问。 尽管如此,这一事实还是证明了敦煌的折子本不是从卷 子发展而来,而是从贝叶演变而成的。

册子本 书籍的另一个新形式是册子,即帐簿形的书。将 30厘米×45厘米的纸载成四份之后,再加对折,就制成了长 15厘米、宽11厘米的小册子。也有把长40厘米、宽25厘米 的麻纸裁成两半后,再对折而制成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细 长条状的册子。由于中国的纸很薄,所以往往是两张粘合在 一起使用,而且不用线缀连,只是以浆糊沿中间的折痕,粘连 3~5毫米宽。糊的痕迹若以放大镜观看,还可以清楚地看见 其中的麦麸,表明使用的是小麦面粉做的浆糊。这种形式的 写本仅在敦煌就有几百件,年代全属9~10世纪。 册子优于其他写本形式之处在于,它不像卷子那样正规, 型制较小、便于携带。正因为如此,所写内容也多适合于个人 使用,最多的是《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观音经》(《法华 经》的普门品),以及混有民间迷信内容的伪经类。总之,都是 一些普通的经典。另外,也有汇集拜庙歌一类内容的书,这种 拜庙歌又被称为赞文、佛曲等。这类书可能是居士或出家者 学习时使用的。其他还有文书及书信的书式集、用语集等也 很引人注意。 总的看来,可以说册子本的内容显示着某种方 向。它们具有与图书馆保管的卷子不同的功用。 这种形式的写本见于敦煌写本中的,是年代都在9世纪 以后的。但在中国内地,肯定从更早的时候起就已经出现 了。

敦煌卷子的形制和规格

敦煌写本的数量很多,但其中大多属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另外也有不少不合常现形式的卷子,但这些卷子都各有 一定的道理采取常规以外的形式。

一般来说,标准的卷子本的形式如下:

用纸是麻纸。就是将旧麻布捣碎而制成的纸,但制法已相当进步。公元500年以后,纸的纹理变得更细,而在600年左右,纸已变得极薄、极有韧性。650年前后起,开始使用纹理细但较厚的纸,并染成美丽的黄色乃至黄褐 色。

卷子的尺寸,一般是25~26厘米,相当于当时的1尺。不过后来的1尺已变为30厘米左右了,而写本用的麻纸仍然 是早先的一尺,例乎不这样的话、排列在书架上就会有凸凹而显得难看。一般将这样的一尺叫做“小尺”与长1尺相对,宽是1.5尺或2尺。自不待言,这种长度为1尺的尺寸实际是木简尺寸的孑遗。

8世纪末,敦煌地区归吐蕃统治之后,这种质地优良的麻 纸就无法再从中国内地运来了,此后专用当地生产的纸。这 种纸纹理极粗,尺寸也不再是小尺,而是当时通用尺的1尺× 1.5尺。染料的质量也相当差,有时甚至使用不染色的灰白 的生纸。即使是这种粗劣的纸,在当时的过一地区也还是很 贵重的,吐鲁番地区的回鹘人就特意从敦煌购买这种纸使 用。

卷子的用纸尽管是各式各样的,但在作成卷子本的时候, 都要先在纸上画线,纸的上下两端(天地)各留有3厘米左右 的空白,上下各画一道横线。然后以1.5~1.8厘米的间隔画 竖线,两线之间为一行,每行写17个字。似乎在5世纪后半 叶这种形式才固定下来。在此之前的卷子,天地的留白很窄。 每行字数有的为16字,有的为18或19字。有时也 有不划线的,但是把格子纸垫在下面,以使横排、竖排的字都 能整齐成行。在划有线的纸上写有正文。常常由专门的书手以谨严无 比的书体书写。

正文的起首是标 题,与现在所不同的是,标题是以与正文同样大小的字写在第 一行。通常正文一卷约为20~30张纸。正文的末尾还要再 一次写书标题,但在这里大多只写略题。其后是题记。

题记 的内容包括施舍者的姓名、书手的姓名、书写日期、书写缘由、 祈愿文等。其详略程度各异,有的相当详细,有的则根本没有 题记。

纸的末端用浆糊粘接在木轴上。 在正文的前面贴裱有15~20厘米的纸,这就是表纸。表 纸的前端用细轴木整形,中间附有细绳。外侧的上端以大于 正文的文字再次书写标题。不过这往往是由被称为题师的高 级书手书写的。 在隋唐的宫廷图书馆中,轴的上端附有象牙制的标签,据 说是为了易于从书桌上找出来。

在图书馆,每十卷这样的卷 子为一秩,包好后排列在书架上。在敦煌遗留有这种精美的秩的 残片。但一般是麻布制的,非常粗糙。

以这种形式制作的卷子可以说仅限 于儒、道、佛教典籍。也正因为是典籍,才被珍藏在学校及寺 院的图书馆中,不能轻易地为我们所见到。

在初期的若干写本中,有的卷末记有“总计几千几百几十 几字”的一卷总字数。在使用木简的时代通常也是这样记载 的,可以说这也是木简的遗制之一。因为写本中记录的是值 得尊敬的圣贤的言论,所以要注意不能有错误。像这样写出 总字数确实能够防止脱字。从当时人们小心注意不发生脱字 的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也是努力防止错字出现的。书写在木简 上的天子的诏敕也同样在末尾注记总字数。而卷子则是模仿木简而来的。这一点从文字的历史来看是不言自明的。卷子本的书籍与诏敕同样,不允许有一字一句的错误,须恭恭敬敬 地抄写且应能流利朗读。

非标准形式的卷于本都是经典以外的书籍。从内容上 看,都是经典的注释书、面向初学者的教科书、僧侣的戒律及 佛号之类的教科书,这些可以说是供个人使用的。这种书写 物尽管也是同样的卷子,但与书写经典的卷子有明显的不 同。

其每行不是17个字,字很小,其书写者也不是专门的书 手,而是由学习者本人以及师傅、长辈等非职业书手书写,并 且每每使用行书和草书。

此外,用纸一般也不用麻纸,有不少 甚至就写在废纸的反面


Google
 
上一篇: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原材料
下一篇:形象的历史建筑画卷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4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8.9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