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北京变迁

明代北京
  发表日期:2009年1月30日  共浏览54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統治者的農民舉行大起義,而且捲席全國。在長江下遊一帶發展起來的朱元璋的勢力,不斷狀大。於元至正二十七年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率師北伐。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明軍進佔大都,元順帝帶著妃子、太子和一些大巨從健德門北逃。至此,歷時98年前的元朝滅亡。

北京城的改建

徐達攻下元大都後,將大都城改名北平。當時元順帝退走蒙古高原,繼續稱為大元皇帝,等待時機南下,企圖復辟。明兵佔領大都城後,為了加強防守,對大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原來大都城北部,比較空曠,加上多年戰亂,人口多有流移或死亡,地方漸漸變得荒蕪。明朝修築北平城時,放棄了北部城區,並在北面城牆以南約五里處另築新牆,只是這新築北城牆的西段在穿過舊日積水潭西端的一部份分隔在城外。北城牆上仍然只設兩個北門,重新命名,東為安定門,西為德勝門,從而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於北平,為燕王,以築固北方的守衛,防禦蒙古族的南侵。燕王府就設在元朝的隆福官舊址。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是為明惠帝。這時燕王朱棣擁有重兵,蓄意奪取統治權。建文元年朱棣以入京誅殺奸巨為名,向南京進兵,歷史上稱為“靖難之變”。經過4年的戰爭,朱樣終於從他侄兒的手裡奪取了帝位,建元永樂,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鑒於當時威脅明王朝的主要危機仍然是來自塞外的蒙古貴族殘餘勢力,他一方面對蒙古各部採取懷柔和防禦的政策,目的是要更加有效地抵抗蒙古人的南侵,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維護全國的統一。他首先改稱北平為北京,隨即開始重建北京城。由於連年戰爭,當時北京城內人煙稀少,市面蕭條,以至不得不由江南以及山西大量遷移富戶來充實京師;北京附近的農村同樣殘破不堪,田園荒蕪,也不得不從外地遷移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前來耕種,甚至將一些罪犯也發配到北京附近地區屯田開墾。

盡管如此,營建北京城的工程還是刻不容緩地進行著。永樂四年開始建宮殿,修城桓。當時有23萬工匠、上百萬人民以及大量兵士被迫投入宮殿建造工程,全國各地的人都要協助。四川、湖廣、貴州等地的人民長途跋涉,為建造宮闕採伐珍貴木材;山東臨清的工匠日夜不停地燒制城磚和墻磚;宮殿內墁地的方磚稱為“金磚”,則是蘇州燒制的。

北京城的營建,從永樂四年開始,到永樂十八年才基本竣工,前後延續了十五年之久。工程規模的浩大耗費之巨大,是不可想像的。

    明初興建的北京城,乃是元大都的基礎上加以改建的。在改建的過程中,大有發展。元大都城原是經過周密的規劃而興建的,它的最大特點,首先在於結合地理特點條件,緊傍今什剎海東岸,確定全城設計的中軸線。為此而選定今鼓樓所在為全城中軸線的起點,並就地立“中心台”,建“中心閣”。實際上這也就是大都全城平面設計的幾何中心。從全城平面圖上加以分析,十分明顯的一點,就是有意識地選擇在太液池東岸,興建宮城“大內”,同時在太液池西岸,自北而南分別興圣宮和隆褔宮。這樣隔湖相望,就形成鼎足而立的布局,居中聯系的正是富有歷史意義的瀛洲儀天殿與瓊華島賡寒殿。

     明初改建大都城,首先縮減居民稀少的城內北部,利用原有湖泊的上游及其向東引水的漕渠做為護城河,另建新北牆,從而確定了今天安定門與德勝門東西一線的位置。不久以後,在舊城以南近二里處,建起新南牆,也就是今日新南門、正陽門與宣武門東西一線的位置。從全城平面佈局來看,元大都以“中心台”作為全城幾何中心的標誌已不復存在,新的城市幾何中心南移到萬歲山的位置。

紫禁城南移之後,元代後宮延春閣的故址就處於紫禁城的北牆之外。但在風水的方面去想,在延春閣的故址上用挖掘護城河與南海的泥土,人工推築起一座土山,命名為萬歲山,俗稱煤山。

另外,紫禁城的南移,還有更加值得注意的一點,這就是只有在它南移之後,才有可能在保持其全城中軸線上主要位置的同時,又得以環繞宮城四面,開鑿寬敞的護城河,加強了紫禁城的防禦性能。

紫禁城內的內金水河,有很重要的實用功能。此外地區氣候的特點,是每年雨季集中於夏季,並且常有大暴雨在短時間內下降,傾盆大雨。如果排水不暢,極易泛濫成災。紫禁城內大小建築連檐接棟,大部份地面又有磚石鋪設,如遇暴雨,即可由內金水河排出城外。反之,如遇火災或其他大量用水之處,內金水河又可以供應足夠的食水。可見,內金水河起著重要的防洪、防火的實用功能。

紫禁城南面的午門,是宮城的正門,正是元大都皇城的靈星門舊址。皇極門內,先建皇極殿,後又建中極殿和建極殿,這就是外朝的三大殿。

其後是所謂內延的後三殿,奠基在元大明殿的舊址上,名稱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宮城的東西兩面城牆,仍設有東華門和西華門,只不過其位置己南移到東西兩牆的南端,使得宮城在守衛上更加嚴密。

     明代把原在東城牆以內的太廟和西城牆以內的社稷墫,分別遷建到紫禁城南面之外的左右兩側。同時又把皇城的南、北、東三面城牆稍向外移,於是太廟、社稷墫以及新開鑿的太液池南端的湖泊,都被包入皇城之中。明代拓展南城之後,紫禁城、南城和大城的南牆依次南移,逐使彼此相隔的空間大為開展;同時,充分利用這部份開拓的空間,在紫禁城南面午門前方的的中心御道左右兩側,佈置了太廟和社稷墫這兩組嚴格對稱的建築物。於是,午門與皇城南面承天門之間的整個地段,也納入宮闕建築的總體規劃之內,使中心御道更加明顯,政加突出了。

     明永樂初,在多年戰亂之後,北京的商業區異常蕭條。為此明朝政府在皇城四門之外,鐘鼓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以及大城各城門附近,修建了幾千間民房和店房,規定一部份“召商居貨”,一部份“召民居住”,叫做“廊房”。永樂年間展拓南城牆時,遂將南郊一部份居民圈入城中。不過仍有大部份居民隔在新築的南牆之外。

此後又經過一百多年,由於蒙古騎兵多之南下,甚至迫近北京城郊進行搶掠,威脅不過的安全,明世宗朱厚熜採納大巨們的建議,加築外郭城,以增強北京城的防禦。嘉靖四十三年修築了包圍南郊一面的外羅城,也就是舊日所說的北京外城。

外城所包入的居民區,從未經過規劃,因而多是曲折挾窄的街巷相互交錯,並且形成一些自西南而東北通向正陽門前的斜街,這種情況與內城整齊排列的街道,有明顯的區別。

     由此可見,明代對不過城的改變不僅典型地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帝王之都的設計思想,而且典定了北京舊城規模和格局。在北京城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

     按照古代封建都城的建制要求,皇宮的左側應是祭祀祖先的太廟,右邊則是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墫。  

     太廟的主體建築為前、中、後殿。大殿的東西兩側翼以廡廟。前殿巍峨莊嚴,面闊11間,進深4間,為重檐廡殿,台基為三層漢白玉須彌座,邊沿繞以雕自下而上為龍紋、獅紋、海獸紋圖案,造型極為精美。

與太廟東西對峙的社稷墫,位於承天門西側。墫為漢白玉砌成的方形三層台,內鋪五色土,國面均有漢白玉的欞星門。社稷墫外有一座單檐無頂的木構大殿,稱作大殿。此外,西南角墫牆外尚有神廚、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為了保障京城日益增長的需要,把江南地區的糧食運到北京,已成為明王朝的當務之急。明朝初期,在修建京城的浩大工程加緊進行的同時,永樂九年,征調多個地方的30萬民工,疏導元代的運河故道。經過4年的修建,這條南起杭州,北達通州,長達3000多里的航道終於在永樂十三年五月竣工。

但是,由於元代從白浮泉引入大都城積水潭的渠道,年久失修,早已斷流;積水潭的面積也日漸縮小;明初改建北京城時,把皇城的北牆和東向外推移,把原在牆外的一段通惠河故道包入皇城之中。明代雖然屢次開浚自通州到京城的通惠河故道,但是由於水源不足,收效不大。終明一代,南來的糧食仍是採取先由水運到通州,然後再從通州運到北京的辦法,等於又恢復到通惠河未開鑿以前的情況。

自通州以下的南北大運河通航以後,竟給北京城帶來了新的繁榮。當時常年有運糧兵12萬,數以萬艘的漕船往來於運河之上。大量民間商販行船把南方出產的米、竹、木等陶器資源不斷輸北京。

由於北京與全國各地經濟聯繫密切,從而集中了南北各地的商貨,於是,北京終於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消費市場,商業極其發達。

15世紀初的北京城,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迅速發展成為仕國首屈一指的繁榮城市。


Google
 
上一篇:元代北京
下一篇:明代北京(1369-1644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8.03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