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文化北京 >>北京变迁

商周北京
  发表日期:2009年1月30日  共浏览527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3000多年前,薊城始建於北京的小平原上。這個小平原之面環山,只有南方一路通向華北大平原。在這小平原背後雖有群山,但幸好也有些天然峽谷,遂成為南北交通要道。因此,古代人們穿越群山進入北京小平原後,如要繼續前傾,便要進行補給,而附近最大型的“居民點”就是薊城。根據文獻記載,商代後期北京地區有個著名的部族,即商族的同姓孤竹學燕毫。這兩個部族是商在北方的附屬國,也是商在北方的藩屏。孤竹和燕毫的發展,保証了商朝北方的安寧,使這個地區成為我國北方古代文明的中心。

        公元前207年,周武王滅商後,分封同姓的貴族召公奭於北燕,燕國的人始封人便是召公奭的長子。《史記‧樂記》說:“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東,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同時,又封召公於燕。這個地區遂出現了兩個諸侯國:北面“薊”,南面有“燕”。由於位處交通要道,在華很自然地迅速興往,逐漸成為西周時期北方諸侯國的統治中心。根據記載,西同初年燕召公的封地應稱“燕”或“北燕”。這即是現在的淶水縣一帶的古北伯領地,亦在燕召王勢力範圍而內。西周時期,燕的都城立於今房山縣琉璃河鎮東南的董家村周圍。直到北魏時,這裡依然被人們冠以圣聚的名號。

        殘留在董家林村周圍的燕國古都基址,東西的長度約850米,南至北約600米,和長方形差不多形狀。當年籍以抵擋千軍萬馬的城牆是用黃土版築而成,主城牆厚達3米,內外還各有一層護城牆,在城牆外更有壕溝,在那時看來,許是固若金湯了。

        董家林古城地處華北平原北端,太行、大坊山的近旁,此外南可達中原,北能通塞外。實為一鎖鈅之地。由此而北,在芃溝渡水后便可達古薊城。進而向東北翻越燕山重重關隘後,就可以與東北發生聯系。由此往西,溯拒馬河而上,過大坊山后便到達淶水縣境,那裡是古北伯的領地。進而往西北,便可與雁代地區進行往來。縱觀燕國整個疆域,董家林古城恰好位居其中,當為燕國人建立都邑的最為恰當之外。

        燕都地外處北大平原的北端,周圍皆肥沃土。或大或小的河流緩緩經過,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燕國人主要種植黍、稷、豆、麻等作物。農業工具也有很大進步。當時已有多餘的糧食釀酒,貴族飲酒成風,足見農業之發達。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志。”這一地帶草木茂盛,畜牧業也很發達。當時人們放牧牛羊、畜牧狗豬。馬更是燕人放牧的主要牲畜,手工業也很發達。周武王當初褒封給帝堯後代的薊,不久也被燕納入囊中,史稱同初的燕國。“地在燕山三野”,就是今日燕山一線之南,華北平原的北端,北京市的周圍。

        及至東周時,南面的燕國擴張努力,於是兼併了北面的薊國,並將都城遷往薊城。

        北京建城後長期是燕的都邑,在戰國還是“七雄之一”。這一時期以民族融和為其主要特征。北京以北生活著無數個騎馬的少數民族,通過戰爭和貿易,一部分朔北少數民族文化得以傳入北京并通過這里進入中原腹地。最著名的例子當是褲子的流行。褲子是騎馬民族的專利,中原人看到後覺得舒服實用,便盛行起來了。另一個例子是軍事上使用騎兵,從步戰到騎兵是戰爭史上的一次革命。這兩個例子是北京以南的農業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相互融匯的實證。


Google
 
上一篇:远古北京
下一篇:春秋战国的北京(公元前770-前221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9]
 · 北京大观园 [3625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9.3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