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福建省 >>福建民俗风情

泉州民俗文化—除夕
  发表日期:2010年2月2日  共浏览891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我们前面在介绍春节民俗时曾提及,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是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点,向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其后延至元宵节,前伸则至腊八节。腊月与农历过新年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八节、送神、除夕等,可视为春节的序幕,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除夕。

    由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 除夕,泉俗称“年兜”,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其日子视该年腊月是小月还是大月而定,或二十九。或三十。泉州除夕这天的节俗主要有祭祀祖先,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跳火盆”,辞年守岁等。

    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是日中午,要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晚上台家吃团圆饭,古称“围炉”。俗谚云:“年兜不回家无某(妻)。”故是晚外出亲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均要回家团聚。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

    晚饭后,农村有“跳火盆”的习俗,意为年谷大熟,燔柴报天。所谓“火盆”(或称“火群”),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的火堆,凡家中男子成员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中在家兄弟替跳。大家边跳边念:“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两,新年财源人厝内。”沿海乡民则念:“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谣词各地大同小异。火盆跳后,各家主妇 即把其灰烬收置火笼中,藏于房内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但也有民俗学者认为,除夕“跳火盆”,意在以火驱除身上之疫,如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年春节可贴红纸春联,但联语内容仍须与守孝有关。丁忧期满后,方可用普通春联。

    泉州为福建省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泉州回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也过除夕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冬至等汉族传统节日。此外,尚有属于本民族的三大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这三大节日来自伊斯兰教,后来不信奉宗教的回民,同样过节。圣纪节在回历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据传穆圣逝世的日子,乃回历十一年(632年)三月十二日(有曰十三日),故亦称“圣忌”。此节的庆祝纪念仪式,主要在清真寺里进行,阿訇要预先备办清炖牛肉和羊肉,以及用面粉等原料油炸而成的“油香”,招待到清真寺参加纪念活动的回民。

    开斋节在回历十月一日 ,成年的穆斯林自回历九月一日便开始斋戒,称人斋(亦称封斋,把斋),斋戒时间为一个月,故称“斋月”。斋月开始,泉州清真寺张灯结彩,大殿香烟缭绕,一派节日景象。斋戒者竟日枵腹,惟晨昏见星而食。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盖德尔夜”,是“真主”颁降《古兰经》之夜,家家厅堂及清真寺礼拜殿烛光辉煌,象征《古兰经》灿烂光辉,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当晚全家团聚并宴请汉族朋友,而后穆斯林们又汇集清真寺,共庆佳节,至更深夜静始尽欢而散,其盛况有如汉族除夕。到了回历十月一日开斋节的早晨,各家户主换上节日盛装,在阿訇带领下同往诸家拜斋,互道“色兰”(问安祝贺)后,客人须应主人之请,随意品赏一下茶点,以示对主人的亲热与尊重,称为“口到”,其活动有如汉族过春节。

    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一日,亦称忠孝节、牺牲节、宰牲节、献祭节,也有人称为小开斋节(小节)。泉州穆斯林在这天虽然也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但节庆气氛略亚于开斋节。


Google
 
上一篇:武夷山风俗贴士
下一篇:泉州民俗文化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8]
 · 北京大观园 [3651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58.98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