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江西省 >>江西民俗风情

三清山的观音听琵琶故事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1日  共浏览485 次   出处:www.seeinchina.cn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传说很久以前灵山有个森严古刹,古刹中有位出家的小和尚十岁便父母双亡、孤苦伶聪明、天赋非凡,且过目不忘。小和尚自入空门来,伴着黄卷青灯,晨钟暮鼓,诚心礼佛,苦行修为。十年后他对佛教“四谛”、“八正道”及“大乘空宗”的理解,均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同时对佛教的宗派精华——玄奘的“成唯识论”、达摩的“坐观”、慧能的“顿悟”等妙理禅机均熟记于心,且能清晰的讲解。此外他还弹得一手非常好琵琶,每当月白风清之夜,他便坐在大殿后院菩提树下弹着他的琵琶。他所弹乐曲与众不同,既不是宫廷里的歌颂乐章,也不是下里巴人的俚俗情调,而是将他亲身经历融贯于音律之中。听他的弹奏,时而行云流水,时而暴雨狂风,时而如梨花带雨落黄昏,时而如白露凝珠滴秋月。在他的音律里既包含着慷慨悲凉的尘世现实,也融和着净土宗极乐世界的理想追求,使人感到荒村古坟、茫茫荒野的凄凉沉寂中,出现了黎明曙光、彩霞满天。那种音乐彷佛给人一种希望和力量,人们因而尊称他为琵琶和尚,反而他的法名悟真倒渐渐被人淡忘了。

  琵琶和尚的苦行修持,随着时间推移,日益精进,在师兄弟们眼中简直成了佛的化身。不少人议论他定能得到长老的衣钵真传,将成为佛门中一代宗师。谁知却事与愿违,由于他只知潜心向佛,把精力都投放到佛学义理和宗教事业研究上,忽略了家师祖辈的侍奉事务,被认为是恃才傲上,打入森严古刹最低层之行列,直到年寿六十。在六十岁这一年,琵琶和尚从《南宗禅机顿悟说》中悟得一道理:于其坐等涅粱,何不学佛祖当年托钵云游,把自已追求的真理告诉天下人岂不更好!主意打定后,他就带上琵琶,告别森严古刹,游历名山大川,遍访三教九流,高人逸士。这一来他眼界大开,佛理更是大有长进。这一日琵琶和尚来到三清山,他早已听说此地是三清教祖圣地,便一路登山行走,行至南天门,纵目四望,疑为误入天台瑶池仙境。放眼望去奇峰矗天,妙相森罗;仰望玉京,仿佛三位教祖列坐云雾之中,接受仙灵圣众的朝拜;再看漫山的古松,有形如华盖,璎珞低垂,有似凤如龙,腾空欲飞。佛经中描写的极乐世界,在这里仿佛赋诸色相,尽现人间了!

  琵琶和尚从未见过这等人间仙境,一时百感交集,庆幸自己终找到皈依之所,便双千合十向玉京峰三清教祖行参拜大礼,然后打开琵琶,端坐峰顶,面对玉京,用弦声表达自己的心意,借音律诉说胸中的苦衷,把六十年人生所受的种种凄凉、万般痛苦,通过叮咚弦声,滚珠溅玉般倾泻而出。琵琶和尚这一番弹奏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水中鱼儿听到琵琶声,再也耐不住,一个鲤鱼打挺蹦出水面,竟蹦到山峰上,至今成为鱼跃峰一景。凤凰途经此地,听到琵琶声,和着琵琶声鸣唱起来,百鸟随之也跟着齐声群鸣。至今三清山上还能听到会唱五个音符的小鸟,谓之“五音鸟”。而九天仙女正在瑶池里采集仙葩,听到琵琶声,竟痴迷地将手中仙花跌此落三清山,因而至今三清山亦留有世界稀有的珍奇花卉,名之“天女花”;而琵琶声同样也惊动了三清教祖,太上老君再也按耐不住,睁开慧眼一看,知道了琵琶和尚的凄凉身世,但有心成全他,却因他是佛门弟子,便派仙童告知佛祖如来。如来佛祖得知事,便命观音前去点化。观音脚踏金莲,驾起彩云,飞抵三清山,到溪洲峰前听琵琶和尚所弹奏的心声。这一听不打紧,那感人肺腑的琵琶声,深深拨动了观音菩萨的心。菩萨听了先为之唏嘘叹息,再听下去就为之忧伤垂泪,听着听着,竟忘了自己此行目的。久而久之,观音菩萨和琵琶和尚都在三清山留下了庄严的化身。

  后人便在琵琶亭上刻一对联纪念:“和尚弄弦,弦外有音,悲切切。观音救苦,苦海无边,恨悠悠。”


Google
 
上一篇:有用又有趣的玉山方言
下一篇:巨蟒出山的由来传说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8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1]
 · 北京大观园 [3651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94.53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