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山东省 >>山东民俗风情

农业生产习俗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1日  共浏览388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境内群众生产历来以农业为主。建国前,当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广种薄收,种粮自食,植棉自用,勤俭度日。各项农事紧扣农历节气,春种夏耘秋收冬藏,靠天吃饭,以夏秋两季为最忙,有“抢秋夺麦”之习。多春种大豆、高粱,农历四月,高粱“剜苗”,后再锄一至二遍。有的垦户来不及锄二遍,若遇淫雨绵绵,草苗疯长,便用镰刀割草灭荒。家地(距家较近的地)一年施一次农家肥,洼地(距家较远的地)不施肥,种在人,收在天。夏锄后,“挂锄把”歇伏。群众结合当地气候、土质,摸索出大豆、高粱混种的经验,也有播红小豆混种高粱的,多数高粱地中带豆角,高粱成熟前后,豆角绕秸而长,既不误高梁成长,又兼收豆角,还有的高粱地中带甜瓜,芝麻地里套西瓜。瓜熟香溢之际,外人至此,只须依乡规小心庄稼,爱惜瓜蔓,饱餐一顿,无人责问,这是河口境域特有的风俗。地净场光,秋收完毕,进入冬闲季节,称为“猫冬”。勤快人家,男人拾掇犁耙农具或早起拾粪,“懒赶集,勤拾粪,一家富裕不用问”成一时居家格言。有的用牛车、独轮车往益(都)寿(光)临(淄)广(饶)一带贩运大豆,寿光垦户如义和、王集一带的男人则组织下洼割红荆条、苇子,编筐、拧篓、编席。三义和、协胜一带的垦户组成猎队,下洼打野兔、打飞雁。女人们在家纺线织布,做衣裤鞋袜。

    建国后,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农业科学普及,生产力有很大发展。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打破,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各种生产劳动,男女同工同酬。农忙时,早出晚归,中午歇晌;工余或农闲时,参加娱乐活动。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家各户自由安排生产,耕种、施肥、治虫等均运用现代化科技管理。许多农户搞起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有的种花木、苜蓿,有的因地制宜搞水产畜牧养殖,有的经商做买卖。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已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商业活动。同时也有部分农户大面积承包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成为农业生产大户,传统的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Google
 
上一篇:渔业生产习俗
下一篇:德州焰火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0]
 · 北京大观园 [3625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2.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