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内蒙古 >>内蒙古民俗风情

河套民歌—爬山调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7日  共浏览580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爬山调是河套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民歌的一种,也是河套地区的特产。爬山调的内容大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歌颂共产党、毛主席和社会主义:

  一朵朵葵花向阳阳开,共产党来了幸福来。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穷人翻身当了家。

  吃水不忘掏井人,翻身不忘党恩情。满坡坡长出灵芝草,十样样政策百样样好。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新社会咱才把身翻。共产党掌舵咱扳船,幸福的日子没个完。

  过了银桥上金桥,社会主义是幸福桥。红丹丹玫瑰一条条根,毛主席和穷人心连心。

  (二)揭露黑暗的旧社会:

  狗屎滩专长洋辣辣菜,衙门里尽是呼拉盖。炸一声洋号排成队,嘴里报数眼流泪。

  泪蛋蛋本是心上的油,你不难活它不流。泪蛋蛋本是心上的血,你不难活它不滴。

  老天爷爷不公平,富的富来穷的穷。鸡爪黄莲苦豆根,苦言苦语苦在心。

  灯盏盏油干黑洞洞,苦日子多会能熬尽。

  (三)歌唱劳动生活:

  松树叶叶不怕冻,这点困难算个甚。锤捣砧子脆铮铮,咱是生就的火性性。

  扳起个指头数一数富,满村村要数咱专业户。

  (四)表达理想和愿望:

  高高山上栽杨树,咱也当个冒尖户。冻地皮皮放响炮,抱不回金娃娃不睡觉。

  条条江河向东流,请不回财神不回头。

  (五)反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

  没头鬼媒人嘴皮皮薄,害的人一辈子受折磨。哭一声天呀骂一声地,受罪顶数童养媳。

  山丹丹落在个沤麻坑,灵虫虫配了个“气门心”。眼见妹妹上了轿,苦咽咽唱了声爬山调。

  (六)表达纯真爱情:

  听见哥哥的说话声,圪蹭蹭打断个头号针。看见哥哥朝南来,热胸脯爬在个冷窗台。

  只要哥哥炕上坐,觉不见天长觉不见饿。泪蛋蛋和泥盖了座庙,想你不想你天知道。

  爬山调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善用比兴、夸张、迭字、迭词、排比等,在形式上是两句一段,每句用字多少大体相同。如:

  红萝卜卜胳膊白萝卜卜腿,果子花脸蛋蛋海纳花花嘴。吃一回豆荚荚抽一回筋,看一回妹妹揪一回心。

  一片片高粱火苗苗头,宽垅垅套种两层层楼。满坡坡青草满坡坡羊,骡驹驹成群铃当当响。

  西锹劈出一道道亮,一道银光一员将。山曲儿引来一担担筐,一声山调儿一筐粮。

  撕一把云彩揩一揩汗,玉茭茭地里吃晚饭。摘几颗星星照明明,黑夜一样干营生。

  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一行27人到五原县搜集民歌(其中大多数为爬山调)2千余首。1954年,著名民间文学家韩燕如到河套地区搜集了大量爬山调,编成《爬山调》专辑出版。1959年,各旗县搜集大跃进民歌(以爬山调为主)数以千计,由文化馆等单位整理编印成《大跃进民歌选》。1977年,乌拉特前旗李树军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走遍了乌拉特前旗和五原一带的农村牧区。经过五年的辛勤劳动,走访了200多名民间歌手,搜集山曲儿1万多首。1982年7月,搜集整理的《山曲儿》由乌拉特前旗文联铅印成册,选辑爬山调1800多首。


Google
 
上一篇:河套谐音“二人台”
下一篇:河套蒙古族饮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8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81]
 · 北京大观园 [3651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5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5.6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