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建园林

甘肃天水古建筑——纪信祠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18日  共浏览10 次   出处:来源:甘肃日报作者:邓书俊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纪信祠(资料图)

纪信祠又称城隍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区中心北街十字路旁,占地1700平方米,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秦州志》记载,纪信祠始建于元朝,初为成纪县衙,明代改建城隍庙。后经历代维修,形成了现今的规模。祠内有八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十块碑刻、二十块匾额、明代壁画三十平方米。其中有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重建隍庙碑记》,记载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天水发生八级地震对城隍庙的破坏情况和后续维修增建的事迹。两百多年后的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水发生六级地震,年久失修的城隍庙再次遭到破坏,天水诗人任士言还撰写了有关重修城隍庙的文章。

纪信祠坐北面南,整体为长方形结构。牌坊临街而立,呈四柱三门,三重檐歇山顶结构,飞檐斗拱,巍峨壮观,牌坊上悬挂一匾,字迹大气磅礴。

纪信,天水人,是楚汉之争时刘邦手下的一位将军,追随刘邦南征北战。公元前204年,在刘邦、项羽相持的荥阳成皋战役中,刘邦被困在荥阳城内粮食殆尽,人心慌乱,因纪信长相酷似刘邦,故献计愿假装汉王降楚,刘邦趁机从西边城门出逃。项羽得知后大怒,便将纪信活活烧死,后来经过几年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为了报答纪信的忠国救驾之恩,追封为“忠烈侯”。

走进牌坊,眼前是青砖砌成的拱形门楣,大门通体为朱红色,两侧墙壁上铭刻着一副对联,上联为“楚逼荥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下联为“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门额正中有“精神尚在”四个大字。

纪信祠正殿(资料图)

通过大门,是一条长长的通道,两边画廊,红柱排列,常有书画家在这里挥毫泼墨。画廊尽头为四合院,院内古木参天,枝叶繁茂。西面为数间厢房,东面为二层楼房,正面为二层戏楼,被人称为“五凤楼”。

戏楼一直是文房四宝的展馆,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式结构,灰色琉璃瓦覆顶,飞檐翘角,翩然欲飞。整座建筑犹如一只硕大的鸟,历经岁月的风雨,保持不变的姿势,把整个院落分成了前后两院。

后院主体建筑主要集中在五凤楼后面、正门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卷棚直廊、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直廊长17米,宽4米,与拜厅相连,廊下悬有五块清代匾额,拜厅梁上亦悬有“恩湛西陲”“功成汉业”等匾额,共计13块,均为其时秦州人士为感念纪信所题记。

大殿高出其他建筑,始建于元代,是纪信祠里最早的建筑,为木结构马鞍式单檐歇山顶建筑,窗大,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雕梁画栋,古朴庄重,雄伟壮观。殿里塑有纪信将军站像,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殿内西墙上有幅明代壁画——“城隍出巡图”,这幅图是2004年对大殿进行维修时发现的,成为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寝宫,为纪信休憩、就寝之地。寝宫内供奉着一尊纪信坐像。

在高楼林立的闹市,纪信祠犹如一部厚重的古书,记载着这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Google
 
上一篇:山东曲阜:孔庙建筑——金声玉振坊
下一篇: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古城墙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6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35]
 · 北京大观园 [366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60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65.96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