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中国 >>古建园林

笔尖下的保定古建筑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11日  共浏览14 次   出处: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李超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河北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古建筑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其灵魂和筋脉。保定市区内古建筑众多,不仅有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光园、钟楼这些我们熟知的名胜,其实在保定老城区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古建筑。让我们一起透过画家的笔尖,看这些古建筑如何生动展现出一座充满古香、古色、古韵的文化古城。

光园主体建筑正门

光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永华南大街465号,民国五年(1916年),曹锟对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装饰,因曹锟敬慕抗倭名将戚继光,故改名“光园”。光园主体建筑是表为单层实为双层的四阿式顶工字形建筑,高7~8米,有大小房屋21间。主建筑正门建于台基之上,门上部有拱形石雕花,下部两侧以石柱体支撑。建筑的东、西两端是具有西方特色的尖顶圆柱体式房间,窗子为长木格百叶窗。建造时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楼风格,并融入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东西合璧。光园造型与设计匠心独运,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定的价值。2013年5月3日,光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隶总督署公生明牌坊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改为大宁都司署,清初改作参将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大慈阁

大慈阁原名大悲阁,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大慈阁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真觉禅寺”,穿过天王殿,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歇山布瓦顶,重檐三层。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列保定“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2006年5月25日,大慈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原大门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下关街,原名保定府立师范学堂,始建于1904年,1928年定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1923年建立党组织,是重要的革命策源地、革命堡垒和革命摇篮。

保定钟楼

保定钟楼又叫鸣霜楼,原名宣德楼、干云楼,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233号北侧,紧邻大慈阁,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属大型木式建筑,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仿辽金形式,建于高台之上,底层一大间,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布瓦顶。二层楼上悬挂有大钟,铸成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

整个建筑外观秀美玲珑,体现了古建筑的典雅与庄重。保定钟楼是保定古城中可以将保州城和保定路、保定府的历史文化连接起来的重要文物之一,大钟体现了中国古代铸造学、声学的高超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楼体的建筑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3日,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旌忠祠

保定旌忠祠也叫杨公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皇华馆街,是为纪念明朝谏官杨继盛所建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代曾重修,距今已有400多年。整体为四合院建筑,有山门三间,正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总面积756平方米。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山门上正中刻着“旌忠祠”。

保定有两座杨公祠,另外一座在金线胡同。旌忠祠是宝贵的儒家文化遗产,1984年6月1日,旌忠祠被保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Google
 
上一篇:浙江宁波保国寺:藏身深山的“宋构”精华
下一篇:辽宁锦州全国重点文物之明代古城大茂堡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6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35]
 · 北京大观园 [3665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60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1.8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