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文旅 >>文旅中国

元明清宫苑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20日  共浏览7 次   出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大力营造宫苑,历经营建,完成了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紫禁城御花园、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及承德避暑山庄等著名宫苑。这些宫苑或以人工挖湖堆山(如三海、圆明园),或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如避暑山庄、颐和园)。宫苑中以山水、地形、植物来组景,因势因景点缀园林建筑。这些宫苑中仍可明显地看到“一池三山”传统的影响。清乾隆以后,宫苑中建筑的比重又大为增加。这些宫苑是历代朝廷集中大量财力物力,并调集全国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的,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融会了南北各地主要的园林流派风格,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是中国园林的宝贵遗产。大型宫苑多采用集锦的方式,集全国名园之大成。承德避暑山庄的“芝径云堤”(图 1),仿自杭州西湖苏堤,烟雨楼仿自嘉兴南湖,金山仿自镇江,万树园模拟蒙古草原风光。圆明园的一百多处景区中,有仿照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曲院风荷”,有仿照宁波“天一阁”的“文源阁”,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等。这种集锦式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一种传统。这时期的宫苑还吸收了蒙古、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如北京颐和园后山建筑群、承德外八庙等。清代中国同国外的交往增多,西方建筑艺术传入中国,首先在宫苑中被采用。如圆明园中俗称“西洋楼”的一组西式建筑,就是当时西方盛行的建筑风格以及石雕、喷泉、整形树木、绿丛植坛等园林形式。这些宫苑后来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焚毁。明清北京宅园 元建大都后,城内外渐有私园构筑,明清时兴建日盛(见北京宅园)。

Google
 
上一篇:静宜园
下一篇:万物荣华“曲水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0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88]
 · 北京大观园 [3661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4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37.5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