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文旅 >>文旅中国

静宜园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16日  共浏览20 次   出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国清代的行宫御苑,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香山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 557 米,南北侧岭的山势自西向东延伸递减成环抱之势,景界开阔,可以俯瞰东面的平原。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建香山寺,明代又有许多佛寺建成,但仍以香山寺最为宏丽。香山因此而成为北京西北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加以扩建,翌年竣工,改名“静宜园”。这座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的山林野趣的大型园林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占地约 153 公顷。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 50 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内垣接近山麓,为园内主要建筑荟萃之地,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宫殿、梵刹、厅堂、轩榭、园林庭院等,都能依山就势,成为天然风景的点缀。外垣是静宜园的高山区,建筑物很少,以山林景观为主调;这里地势开阔而高峻,可对园内外的景色一览无遗。外垣的“西山晴雪”,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别垣内有见心斋和昭庙两处较大的建筑群。

园中之园见心斋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庭院内以曲廊环抱半圆形水池,池西有三开间的轩榭。斋后山石嶙峋,厅堂依山而建,松柏交翠,环境幽雅。昭庙是一所大型佛寺,全名“宗镜大昭之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纪念班禅六世来京朝觐而修建的,兼有汉族和藏族的建筑风格。庙后矗立着一座造型秀美、色彩华丽的七层琉璃砖塔。

静宜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次遭受外国侵略军的焚掠、破坏之后,原有的建筑物除见心斋和昭庙外,都已荡然无存。但它的山石泉水、奇松古树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仍然美不胜收。春夏之际,林木蓊郁,群芳怒放,泉流潺潺;秋高气爽之时,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尤为引人入胜。


Google
 
上一篇:颐和园
下一篇:元明清宫苑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0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88]
 · 北京大观园 [3661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4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