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个大类,傣药是傣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在临床实践中经过“神农尝百草”般的探索,形成了以绿色植物为依托,动植物药为主,矿物药补充的用药格局。
傣医在治病用药原则上强调以调平“四塔”为主。组方原则按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不足的补之,多余的泻之,寒热混杂的寒热并用、补泻相合,视各种病邪的轻重所偏而有用量之多少差别,以保不致损伤“四塔”。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像中医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通过药物的增减以适应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
傣医“四塔”理论,除用来形象地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外,还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即用药是为了调整患者体内“风”“火”“水”“土”的平衡协调关系,使其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傣医根据“风”“火”“水”“土”的变化情况以及饮食,劳伤等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所致病因素所致的不同疾病分别组配了治疗“四塔”病的总方(大方之意),称为“雅补塔都档细”,亦称“雅塔巴聋”。施治时根据各个“塔”病情的需要,在基础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配药,衍生出相应的固定方几十个乃至数百个。每个方剂的药物数量不一,少则三五味,多则数十味。

傣医常用解药——文尚海(百样解)
著名傣医传统经方举例如下:
“雅解”是傣族民间常用的通用解毒药,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主要功能:解除人体毒素,调节“四塔”“五蕴”功能。用于解除一切有害物质(如化学性、药物性、食物性等)对人体的损害,消除因失治、误治、误食禁忌而致的不良反应,如过度饮酒、抽烟,过食香燥辛辣之物或误食毒物而致的各种病症。经常服用可分解体内微量毒素,解毒养颜而预防各种热性之病,使肌体靓丽健康。
“雅叫哈顿”(五种宝药组成的散剂,译为“五宝药散”)是傣族著名的传统经方之一,相传为古代五位神医传下的五种宝药配制而成。该方药在傣族民间流传甚久,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1977年被收载在《中国药典》之中。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喉炎、胸腹胀痛、虚劳心悸、月经不调、产后流血、贫血、皮肤疔疮疖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