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9日 共浏览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公园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公园的白云山园区和太姥山园区的花岗岩地貌,既发育峰丛、石堡、石墙、石柱及石蛋等正地貌,亦发育深切峡谷曲流、幛线谷、巷谷、峡谷及洞穴等负地貌景观,地貌的基本类型均发育和保存良好。是花岗岩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是开展花岗岩地貌科研、科考的最佳场所。此外,公园的白云山园区和白水洋园区还发育火山岩地貌,火山岩风化形成的峰丛、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亦发育深切峡谷曲流、峡谷及洞穴等负地貌景观形成各种奇特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公园中部留洋火山盆地,发育一系列火山构造等地质地貌,颇为壮观。
公园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白云山、白水洋、太姥山三个园区森林覆盖率为72%~90%。全区森林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属中国三大植被区域中的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公园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灌丛、竹林、草坡等。包含了中国中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的植被类型,具有中亚热带地区植被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白水洋园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划分为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典型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等10个植被亚类型,其中包括了43个群系,212个群丛。园区内已定名的维管束植物种类有162科、508属、855种,珍稀濒危植物11科18属26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18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有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冰川期遗留珍惜植物—水松林。园区是中国南部第三纪、第四纪孑遗植物的重要保存地。
白云山园区内可以划分常绿针叶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竹林、草坡等6个典型植被类型。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015种,其中蕨类植物28科41属65种,裸子植物9科16属23种,被子植物136科531属927种。其中,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5种;珍稀濒危12科21属24种。首洋、马洋、岭下等村周边分布有国家保护植物,如南方红豆杉、柳杉等。白云山的莲峰寺前的天池中生长有“午时莲”等珍稀植物。
太姥山园区内可以划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等4个植被类型。区内有维管束植物49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29种,被子植物65科194属46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5种:Ⅱ级保护树种水松、银杏、福建柏。Ⅲ级保护树种有台湾苏铁、凹叶厚朴。竹类繁多,主要是麻竹,还有苦竹、黄竹、绿竹、芦竹以及太姥山区稀有的方竹、黑竹、倒枝竹。园区内遍布杜鹃,种类繁多,色彩各异,成为一大特色。园区西部杨家溪下游渡头村边生长有枫香林,共250多亩,计1.1万株,为江南最大的纯枫香林。渡头村后17丛古榕树,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树林,其中大者树龄近九百年,小者也有140多年。其中一株榕树王占地达3.06亩。
|
|
|
上一篇:上清溪(2)
|
下一篇:冠豸山风景区(1)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