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窝(4)
发表日期:2025年4月24日 共浏览1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栖云阁:位于隐屏峰麓巨岩之侧,为幼溪草庐内的主要楼阁。巨岩上有陈省所书“云窝”大字岩刻,稍下另有“栖云阁”岩刻,沿途而下还有“生云”、“卧云”、“看云”等勒刻,极尽“云窝”景点的云趣。
研易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栖云阁之侧。它是云窝的一个罅穴石洞。明代隐士陈省倚洞筑台,做为研读《易经》并演易卜算的场所。
研易台:构筑于研易洞内。洞夹两石之间,茂树阴翳,微风出穴,寒气凛然,盛夏无暑。背有巨石如屏,傍有罅穴,形成天然石磴。沿级而上,抵达洞的顶部。上搁置木板,形成小阁楼,深5米,广狭恰如两石夹峙之宽度。后设门,前为槛。陈省经常在此深研《易经》,自名研易台。陈省有笔记《研易台记》,记其治学之乐。
停云亭:位于研易洞之西,因在云雾聚散之际,此处多有氤氲蕴藉,陈省构亭以赏云趣。亭子盖在北宋学者游酢所建水云寮废址上。陈省在《停云亭记》中写道:“夫离合聚散,亦人所必有也,独云哉!顾所以系余留而思者何如耳?”故名停云亭。摩崖石刻“留云”,篆文勒在石壁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福州孝廉李时兴曾在废址上筑室,名为枕肱居,又构濯缨亭于石岩上,均已废圮。
绿漪亭:位于下云窝濒临九曲溪的五曲处,既可观赏水色溪光,又可顾盼和仰望四周岚影。景点有在一巨岩上建筑的五角亭。亭盖檐飞翘角,亭下巨岩巍然。岩下则石池映照,植以菡萏。岩镌“石沼青莲”四字。构建者陈省经常在此专研理学。他以朱熹在六曲响声岩书写的岩刻“逝者如斯”自警,因而在六曲响声岩和此处分别镌刻手写千字文中的“空谷传声”、“虚堂习听”警句。
茶洞镜潭:位于下云窝濒临九曲溪的五曲之旁。岩泉从上云窝折南而下,流至石坪前,注入潭内,因其清深如镜,故名镜潭。宋代,詹景舒在《咏水月亭》中有诗句曰“镜潭石上有危亭”。距潭不远的溪畔小岩上,镌有钟鼎文“镜台”。
曹家石:位于下云窝的九曲溪流中,近镜潭。传说,昔有曹姓举家避难过此,突然舟覆,因遇此石,遂攀石免溺,故而得名。石上原镌“曹家石”三字,因被水浪长期冲刷,刻字已不存。其旁水中另有“蝴蝶石”,因形得名。
|
|
|
上一篇:云窝(2)
|
下一篇:天游峰(1)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