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著名宗教寺庙

河南白马寺
  发表日期:2025年3月5日  共浏览2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十二公里,汉魏洛阳故城西约一公里,北靠邙山,南望洛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有 “中国第一古刹”“释源”“祖庭” 之称。以下是关于白马寺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东汉始建:东汉明帝因梦到金人从西方飞来,派蔡愔、秦景、王遵等人前往印度求佛法,他们邀请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一同回到中国,并于永平十一年(公元 68 年)修建白马寺以供养高僧和佛经佛像,两位高僧在此译出中国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
历代兴衰:三国至北魏时期,白马寺多次毁于战火又重建;隋唐时期再度重建,武则天时期规模宏大;安史之乱、唐武宗灭佛、唐末战乱等使其多次受损;宋太宗、元世祖、明太祖等都曾下令重修或扩建白马寺,明清时期也有多次修葺。
建筑布局与特色
中式建筑
山门:是一座牌坊式的三门洞,坐北朝南,山门东西两侧有两座宋代石马雕像,大小与真马相似,神态温驯。
 
天王殿: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堂,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四大天王等塑像,守护佛法、护持众生。
 
大佛殿:天王殿之后的主要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坐像,佛像庄严肃穆,两侧侍立着阿难、迦叶二尊者。
 
大雄宝殿:大佛殿之后是供养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两厢分列十八罗汉。这些罗汉像呈坐势,姿态不一,神情各异,系元代用夹苎干漆造像工艺塑成,十分珍贵。
 
接引殿:位于大雄宝殿后,殿内供奉着阿弥陀佛接引像,此佛右手下垂,作接引众生状,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
毗卢阁:白马寺内最后的佛殿,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毗卢阁内供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佛,旁立文殊、普贤菩萨。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
 
齐云塔:山门东侧的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 层,高 35 米,造型别致,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是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异国风格佛殿
印度风格佛殿:2010 年 5 月 29 日落成,参照印度世界文化遗产桑奇大塔的风格设计修建,由白马寺提供土地并负责修建,印度方面提供建筑方案和资金以及殿内佛像等佛事用品。
 
缅甸风格佛殿:2014 年 6 月 30 日落成,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缅甸佛教建筑的特色,佛殿内供奉着缅甸风格的佛像。
 
泰国风格佛殿:2014 年 9 月 26 日扩建竣工,佛殿的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充满了泰国佛教文化的元素,色彩鲜艳,造型精美。
 
文化价值
宗教价值:作为中国佛教的 “释源” 和 “祖庭”,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源头,对中国佛教的宗派形成、教义传承、僧伽培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价值:见证了中国两千年来佛教发展的历程,保存了大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如不同朝代的碑刻、造像、建筑等,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文化史、艺术史、中外交流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艺术价值:寺内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建筑特色;雕塑包括元代的夹纻干漆造像、明清的佛像等,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Google
 
上一篇:婆罗浮屠,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典范
下一篇:羌族民间信仰:一种生态自觉意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5.98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