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自驾旅行 >>自驾游目的地信息

云龙山
  发表日期:2025年3月5日  共浏览1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江苏省徐州市风景名胜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景色秀丽的风景区,素为徐州名胜之冠。云龙山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占地520422平方米,其中绿地5099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7.9%以上。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景点详情
云龙山,苏北名山,是徐州市内重要的风景山林,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云龙山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放鹤亭

放鹤亭为宋神宗(赵项)元丰年间(公元1073年)春张天骥所建。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又称张山人。他在山上建一亭(现已修建),并养两只仙鹤,隐居山上。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期间,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和张天骥交成好友。于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写了一篇《放鹤亭记》,现立碑文于放鹤亭南侧,这篇文章脍炙人口,并被选入《古文观止》,徐州的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文而闻名于全国。

招鹤亭




此亭是砖木结构,小巧玲珑,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之歌,所以叫招鹤亭,此亭位于一节山最高处。

饮鹤泉




在放鹤亭南侧,何时所凿已无法查考。但此放鹤亭早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北宋以前云龙山叫石佛山,饮鹤泉当时叫石佛井,后人因近放鹤亭,改名为饮鹤泉。

观景台:坐落在云龙山第三节山上。台高6米,占地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登台临栏远眺,全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入夜,霓虹灯光芒四射,宛如琼楼玉宇,人间仙境。

云龙书院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淮徐同知孙国瑜曾在此办学。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云改造为书院,并命名云龙书院。书院为清初宫式建筑。著名词人、探花冯煦当过院长,进士王钦霖、刘庠当过教师,其学生韩志正曾当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书院最初为清初宫式建筑,内有讲堂、四贤祠、文昌阁、宜福堂、紫翠轩、白鹿洞、望湖亭等建筑。在辛亥革命后,驻地军政府肆意践踏,任人破坏,迄今保留的古迹有:望湖亭、醉石亭、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等。

兴化寺

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经数朝代,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济公殿、钟楼、藏经楼等,其中较出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二尺。这就是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富有盛名的云龙山石佛。

大士岩

大士岩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创建的,原为放鹤亭僧舍。兴建僧舍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长约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为观音大士像,原石当中有白纹一道,横亘腰间,随示名玉带观音,统名为大士殿。大士岩院内有清代种植的古柏两棵,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Google
 
上一篇: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2)
下一篇:云龙湖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66.79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