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2)
发表日期:2025年3月5日 共浏览13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俗称“四不像”,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原是中国特产兽类,野生种群绝灭约150年左右。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已有数百年人工圈养历史的圈养种群,也因1900年战乱而灭绝,1920年国内最后1只麋鹿死于北京的万牲园。1893~1895年,英国11世公爵贝福公爵收集了18只散落在欧洲各地的麋鹿,集中饲养在乌邦寺庄园,这群麋鹿就成了现存麋鹿的祖先。1986年中国从英国七家动物园引回麋鹿39头,目前增殖到191头(1994年统计),鹿群规模在世界上占第五位。大丰麋鹿苑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为返回故乡的麋鹿。
河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内有野生河麂20多头。也叫“牙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长近1米,雌雄均无角,雄性犬齿发达,形成“獠牙”故名“牙獐”。毛粗长,黄褐色,行动灵敏,善跳跃,能游泳。秋季发情,5月产仔,每胎3~6仔。以各种青草、树皮、嫩叶、芽等为食。
震旦鸦雀:——世界濒危物种
麻雀个头小,采食芦苇茎上的一种介壳虫越冬。此鸟在欧洲已因芦苇群落的减少而陷于困境,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中的未定种。我国震旦鸦雀同样遭到冬季芦苇被割的缺食处境,故为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
白尾海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别名黄嘴雕,体长约690~920毫米。上体土褐色,尾纯白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喉淡黄褐色。喙暗黄色,跗跖黄色,爪黑色。以黄鼠、鱼、兔、野鸭为食,也食动物尸体。每年3~4月繁殖,营巢在岩壁上或高大乔木上。巢用树枝筑成,多用旧巢。每窝产卵 2枚,孵化期34~36天。
|
|
|
上一篇:宝华山(2)
|
下一篇:云龙山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