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著名宗教圣地

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
  发表日期:2025年2月28日  共浏览24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包括古阳洞、宾阳中洞、奉先寺、万佛洞等,以下是对它们的详细介绍:
古阳洞
开凿年代: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洞窟特色:洞窟内造像题材广泛,龛像布局严谨,雕刻技法精湛。佛像面容清瘦,秀骨清像,服饰多为褒衣博带,带有明显的北魏时期审美特征和西域风格。洞窟中的龛楣、光背等装饰精巧富丽,令人叹为观止。
书法价值:金石学家、书法家所瞩目的北魏书法代表作 “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在该洞,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不仅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宾阳中洞
开凿年代:为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公元 500 年开始开凿,505 年 “下移就平” 到现在的位置,523 年完成,历时约二十四年。
洞窟特色:洞内装饰华丽,窟顶雕饰华盖,地面作莲花池状。主佛为释迦牟尼像,左右两侧为弟子、菩萨像,造像风格庄重典雅,雕刻工艺精细,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
历史价值:前壁两侧的 “帝后礼佛图” 是当时宫廷生活、仪仗制度及佛事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奉先寺
开凿年代:始雕年代说法不一,完工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
洞窟特色: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佛龛,也是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 17.14 米,面容丰腴饱满,细眉修长,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被国外游客誉为 “东方蒙娜丽莎”。
造像布局:奉先寺内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供养人,共十一尊群雕,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万佛洞
开凿年代: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 680 年)。
洞窟特色: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洞内南北两壁上雕刻有 15000 多尊高约四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
艺术价值:主佛阿弥陀佛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背后雕刻有 52 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着一位供养菩萨,神情各异,姿态优美。窟顶有精美的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洞口过道北侧也有题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看经寺
开凿年代:为武则天时期所开凿。
洞窟特色: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洞内最为独特的是环绕窟壁一周的二十九尊罗汉像,是龙门石窟中现存最完整的一组罗汉群像。
艺术价值:其雕刻风格写实,形象生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唐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Google
 
上一篇:茅山白云观
下一篇:奉先寺的主佛卢舍那大佛具有哪些特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54.6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