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白云观
发表日期:2025年2月28日 共浏览20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茅山白云观是位于江苏省句容与金坛两县之间茅山白云峰下的一座道教古迹,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始建与兴盛: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因宋时道士王景温退居结庐于此而闻名,宋高宗赵构赐观额 “白云崇福观”。在历史上,白云观曾有过辉煌时期,吸引了众多道士和信众。 毁坏与重建:抗日战争期间,该观多次遭到日寇破坏,1938 年农历八月十四日,50 多间殿堂楼阁被烧毁过半,多名道士惨遭枪杀。抗战胜利后,幸存道士虽进行了一些修复,但 1953 年,白云观的房产又被改作它用。如今的白云观是在原址基础上逐步恢复重建的。 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遵循传统道教建筑规制,坐北朝南,中轴对称,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两侧配以辅助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现了道教追求对称、平衡的理念。 殿堂建筑:白云观的殿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多为砖木结构,屋顶采用歇山顶或硬山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光绪十六年所建的灵官殿、三茅殿、玉皇殿等,皆为三间,结构精巧。 文化价值 道教文化传承:作为道教上清派的重要场所,白云观承载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弘扬道教教义、教理、教规以及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对研究道教的历史、教义、仪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见证:茅山白云观见证了茅山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与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联,如康有为等曾与白云观有过密切交往,为白云观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状与保护 保护措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茅山白云观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维护,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使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与文化活动:如今,茅山白云观已成为茅山风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白云观也经常举办各种道教文化活动,如道教法会、讲座、展览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道教文化。
|
|
|
上一篇:玉晨观的主要宗教活动
|
下一篇: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