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峰建筑群
发表日期:2025年2月25日 共浏览2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雷声峰建筑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城西 12 公里处的崆峒山马鬃山东南余尾山脊,是崆峒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 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关于雷声峰建筑群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建筑群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 963-967 年),现存建筑主要为宋、明代建筑遗存,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 建筑特色 顺应山势:雷声峰两面临空,峭壁千仞,风云变幻莫测,如遇天雨,雷声滚过,崖壁回荡,遐迩可闻。建筑群顺应山势、道法自然,山高庙险、古松柱天,特别是悬崖峭壁之上的建筑,随山脊起伏变化,其险峻陡峭之取势,横空驰骋之韵律,堪称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布局精巧:占峰踞险的岩庙建筑,既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崖洞的奇峭幽邃,又使每个宫观建造都能找到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造型、比例和色彩。设计营造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巧妙布局,整体协调统一、互相呼应,使建筑与林木、岩石、溪流相互融合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瑰丽图卷。 主要建筑 三官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内有彩塑及壁画。 玉皇楼: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代咸丰年间及上个世纪 80 年代各有一次重修。 三星殿:又称圣父圣母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殿内有彩塑壁画,并凿有石洞通道。 雷祖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殿前石坊雕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图案,是崆峒山目前现存建筑中惟一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刻建筑。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雷声峰建筑群是崆峒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唐宋以来道教在当地的发展和传承,对于研究中国道教史和崆峒山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建筑群的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无论是建筑的结构、造型,还是装饰、雕刻等方面,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作为道教建筑,雷声峰建筑群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如道教的哲学思想、神仙信仰、仪式规范等,是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
|
|
上一篇:崆峒山道观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
下一篇:子孙宫的建筑布局和特色有哪些?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