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鸡冠山景区(2)
发表日期:2025年2月18日 共浏览1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东鸡冠山北堡垒主要由堡垒大门、军官室、兵舍、弹药库、电话室、侧防暗堡、外沿坑道、护垒壕、梯形井、暗道、炮阵地、机枪阵地、伙房兼包扎所、暗堡、堡垒后院、木吊桥、散兵壕等设施构成,西北至西南部、南部为后勤生活设施、东北至东南部为军事作战防御设施。当年由沙俄东西伯利亚军区下辖陆军第7师25团第5加强连驻守,共有兵力300余人,首任堡垒司令是陆军大尉列扎诺夫,后来又换了3名中尉以上军衔的军官担任防守司令,最后一任为克瓦茨上尉。该堡垒当时配备有火炮30余门,马克沁重机枪四挺。该堡垒的射击孔大都与进攻方向正好相反,这是堡垒设计者精心安排构筑的。其目的是给进攻的敌方造成一种错觉、冲进又宽又深的护垒壕,发现乌黑的枪口对准他们胸膛时已经来不及抵抗,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这正应了俗话所说的“关门打狗”的战略。
190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沙俄趁机出兵,侵占了整个东北。事态平息后仍不撤军,妄图永远霸占东北。准备已久的日本为从沙俄口中夺下东北这块肥肉,利用国际舆论对沙俄的不满,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于1904年2月8日偷袭驻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日俄战争中旅顺要塞争夺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在攻击东鸡冠山北堡垒的过程中,日军采用了炮击、冲锋两种方式,由于该堡垒在设计上能抗击230毫米以下口径炮弹的轰击,而且日军冲到护垒壕内被大量射杀,因此上述两种战术均未奏效。战斗最激烈时,日军为防止冲锋的士兵死伤后把尸体丢在护垒壕内,让每个士兵都带上长长的铁钩,脚腕上系上绳索,以便伤亡时用铁钩套上绳索拖出。同时,开始采取了第三种掘道爆破的战术。1904年8月19日,日军按照进攻旅顺计划开始炮击俄军整个陆上防线,北堡垒受到局部破坏。8月21日黎明,日军又偷袭北堡垒。刚摸上山坡便被俄军发现用火力阻止,重炮掩护下的部分日军冲上外部护垒壕,即被阵地机枪和暗堡的步枪射击逼退。日军见步兵正面冲锋受挫,便改用挖掘地道,向堡垒内部逼进,此战术又被俄军探明,俄军采用反坑道作业将正在坑道作业的近百名日军炸死炸伤。而日军10月末至11月下旬,对暗堡东南角进行的4次爆破也收效甚微。11月14日,俄军又进行了一次反爆破,破坏了日军挖至前沿阵地的坑道,但却暴露了反爆破墙、反爆破坑道及堡垒入口,日军立即钻进坑道,继续挖掘壕沟,巩固已得阵地,开始了阵地战。
1904年12月15日,日军在坑道内燃烧油毡,产生窒息性毒气,迫使俄军后退,日军乘机占领了俄军放弃的坑道。这天晚上8时15分,旅顺要塞俄军陆防司令兼东西伯利亚第七师师长康特拉琴柯得到日军向东鸡冠山北堡垒投放毒气的报告后,带领他的助手那乌明科中校等人一起来到北堡垒军官掩蔽部内,向守堡垒有功人员颁发了“乔治十字”勋章,并研究了如何应对日军施放毒气问题,这时,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呼啸而来,在掩蔽部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康特拉琴柯连同他的9名助手被日军的280毫米榴弹炮炸死。12月18日,日军在坑道中进行了炸药总重量为 2.3吨的的大爆破,将暗堡的胸墙炸开两个大洞,日军趁势发起冲锋,占领了部分堡垒,残存俄军弃堡撤退,北堡垒全部被攻占,到此,日军对北堡垒进行了 119天的攻击,伤亡900人,俄军伤亡约300人。
|
|
|
上一篇:东鸡冠山景区(1)
|
下一篇:东鸡冠山景区(3)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