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妇科

月经期避开7类中药?让月经“先行”!
  发表日期:2024年3月13日  共浏览5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期,月经周期约21~35天,持续3~5天。正处于育龄期的女性服用中药时可能遇上月经期,通常大多数中药方子月经期可以用,但药方中若含有以下7类药物还需暂停使用。

月经期应避开哪几类中药?

1、止血药和收涩药

常见的止血中药有仙鹤草、蒲黄、槐花和百芨,还有大小蓟和侧柏叶等;酸枣仁、牡蛎和五倍子,金樱子和五味子属于收缩固涩药。这两类药物会使得剖宫血脉凝滞,造成月经血液流通不畅,易诱发痛经,增加月经血液中血块量。

2、活血化瘀药

穿山甲、牛膝和川穹以及丹参,还有红花、桃仁、水蛭、田七等都具有通经活络以及破血逐瘀效果,常用于治疗中风和跌打骨伤。若月经期服用这些药物可导致月经量增加,血块也有所增多,又或是延长月经期。

3、具有毒性的药物

月经期体质虚弱,不能服用具有毒性的中药如马兜铃、鸭胆汁以及雷公藤等,以免导致中毒。

4、大热大寒药物

苦参、龙胆和黄连,还有黄柏、黄芪和石膏等都属于性寒凉的中药,月经期服用会导致血液凝滞;细辛、肉桂和鹿茸、麻黄、附子和桂枝等都属于性温热的中药材。月经期血液流通速度快,女性体质虚弱,子宫不耐寒和热,服用大热的中药易导致月经量增多,延长月经期;大寒的中药可能会造成痛经或闭经。

5、大补气血的药物

当归、鹿茸和冬虫夏草,阿胶、野山参和高丽参等都属于大补气血的药物,月经期服用此类中药易造成血热妄行,使得月经量增多和月经期延长以及月经紊乱,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脾胃功能障碍。

6、泻下药物

巴豆、大黄和芦荟,还有枳实、芒硝和番泻叶等都属于泻下药物,起到攻积和逐水作用,易导致月经量增多和月经期延长。

7、辛香走窜药

石菖蒲、冰片以及麝香等都属于辛香走窜类药,能起到活血开窍功效,使得月经量增多。

温馨提示

女性月经期间暂时停用含以上中药成分的药方,特别是月经不调者更应该留意,以免加重月经不调。另外,经期应注意个人卫生,至少2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内裤勤换洗,每天坚持用温水擦洗私处。同时月经期间不能同房,也不能盆浴和游泳,以免造成细菌感染。


Google
 
上一篇:痛经可以吃止痛药吗?中医教你4招,比吃止痛药更有效
下一篇:崩漏很可怕?崩漏的3大症状,女性得了解!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