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北部,这里重峦叠嶂,苍山如海,气势磅礴;河溪纵横,流泉飞瀑,地貌万千,素有“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之说。当你踏上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就会跌进你的眼帘,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龙胜作为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县,全县17万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亲如手足,他们同住一座山,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在这个大家庭里和谐相处。也许是大山的造就,这里“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多民族居住的龙胜,各民族各具特点,民俗文化丰厚,月月有节庆,被称为“百节之县”。独特的习俗,别样的民风,多姿多彩,走进龙胜,就像走进了“多民族生态博物馆”,让你沉醉,让你动容,让你缠绵在岁月时光的长河里。
龙胜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江坪、彭祖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之所及,处处茂林修篁,林海浩瀚,森林覆盖率达79.12%,常年负离子均值达4920个/立方厘米,空气极为清新,是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或许是对大自然的别样钟情,大量濒危物种在这里自然繁衍,植物种类达2027种,珍贵的“活化石”银杉以及红豆杉、桫椤、楠木等在这里吐纳日月,蓬勃生长,组成了珍稀植物的王国。
龙胜的水是天然的矿泉水,清冽甘甜,带着大自然的芳香,它含有多种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延年益寿。特别是深藏在大山中被人们称为“神水”的矮岭温泉,从地下1200米处的岩层喷涌而出,蒸腾着诱人的热气,似蒸馏水一样纯净,像一泓美妙的玉液琼浆,迷离了无数中外游客。“浴得温泉神仙醉,愿留此境千万年。”这是诗人和游人内心的激情写照。
龙胜山多,水源也极其丰富,县内河溪如网,大小河流有480余条。因为山多,在农业为主导的农耕社会里,龙胜先民不断向山要地,从平缓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突兀陡峭的山崖前,凡有土地,皆开拓成田;凡有水源,亦引渠导水灌溉,于是山山岭岭便布满了层层叠叠,充满韵律,如飘似带的梯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龙脊梯田,在方圆数十里内梯田云集,以排山倒海之势奔眼底而来,组成一个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梯田世界,具有无与伦比的规模美、和谐美、线条美、节律美、分形美,气势恢宏,磅礴壮观,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誉,2017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它是梯田农耕文明的代表,是生态智慧的杰作,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天地造化的厚爱。在盛产的茶叶、罗汉果、毛竹、柑橘、西红柿、龙脊辣椒、三木药材、凤鸡、翠鸭、亚冷水鱼、地灵花猪等绿色有机的生态农副产品中,龙脊茶曾作为清朝时期的贡茶,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龙脊茶叶、凤鸡、翠鸭、龙脊辣椒、地灵花猪、地灵红糯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龙胜被誉为“世界滑石之都”,滑石储量居全国第二,品质为全国第一,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浸润着各个行业。龙胜也被誉为“中国红玉之乡”,所产玉石鲜红如鸡血,艳丽夺目,只需惊鸿一瞥,便终生难忘。2017年8月,龙胜鸡血玉正式进入《石英质玉分类与定名》国家标准名录,成功取得国标身份。中国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贯穿华夏文明始终的文化中没有出现过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玉石,龙胜的鸡血玉石横空出世填补了这一空白。
奇山秀水的龙胜,旖旎绚丽,像一帧精致的唯美照片,无需粉黛便轻轻地抓住你的眼球,攥住你的心窝,让你在如梦似幻的仙境里徜徉。从平等镇规模宏大的侗乡鼓楼群,到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从神秘王国的花坪原始森林,到如梦似幻的矮岭温泉,从苗乡壮寨到日新月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城,穿越南北,纵贯东西,走在龙胜两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闯入眼帘的是群山连绵,危岩叠嶂,碧水蓝天,林海苍莽,处处山青青,水盈盈,或娇媚缠绵,或雄奇天下,仿若一幅泼了墨的画,丰盈眼眸,迷醉人心。特别是那独特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像镶嵌在龙胜大地上的一串串珍珠,使龙胜有了灵魂和灵气,有了让人痴情神往的迷人魅力。
山水即是画,民风皆成诗,在诗与画的交融中,在时空的光影里,龙胜象一位曼妙的少女,氤氲着气象万千的动人魅力,荡漾着激情四射的光芒。(作者系龙胜各族自治县县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