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科J

疖与疖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9日  共浏览30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皮损初发为鲜红色圆锥状高起的毛囊丘疹,逐渐增大,形成结节表面紧张、浸润显著,触之坚硬,以后顶端化脓,中心有脓栓,脓栓脱出,排出脓血,经1~2周后愈合,遗留持久瘢痕。好发于颜面、项及臀部,亦常见于上唇、外耳道及鼻前庭、腋窝及头部。
化脓未成熟破溃前,自觉疼痛较剧烈,发于外耳道疼痛尤甚,化脓破溃后疼痛减轻。发于鼻、唇等部位者,症状较严重,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并与颅内血管相通,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等,应特别注意,切勿挤压。
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至化脓,也可并发淋巴管炎。
慢性多发性疖病,可反复多次发生,此起彼伏经年累月不愈。
中医病机和辨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系内蕴湿热,外感毒热之邪,热毒不得外泄,住阻于肌肤而发病。
2.辨证分析 本病初起为红肿疼痛明显,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舌苔白或薄黄,脉微数。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复感毒热之邪。

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脓疱疮 多发于露出部位,损害以脓疱为主,破后结痂,愈后不留瘢痕,多发生在学龄前后的儿童,传染性强,易在夏秋季流行。
2.毛囊炎 为浅在的针头大小毛囊炎性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痛,炎症浸润不深,无中心脓栓。
3.化脓性汗腺炎 多见于暑季,好发于小儿头皮,系汗腺排出口化脓所致,常与红痱、脓痱伴发,似疖但无脓栓。
4.痈 患处浸润明显,表面有多个脓头,形如蜂巢状,疼痛剧烈,全身症状较重。


Google
 
上一篇: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鉴别诊断
下一篇:经行失眠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1]
 · 北京大观园 [3645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88.96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