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88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洪泽湖渔鼓,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洪泽湖渔鼓也称端鼓舞,是旧时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时,在其特定的区域内说唱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 洪泽湖渔鼓舞蹈动作别致,步伐独特,有“商羊腿”、“剪子步”、“双驾云”、“穿花”、“走圆场”“走灯”等。动作包含有武术、杂技,是一门综合性的舞蹈样式。 洪泽湖渔鼓表演时,表演者穿着艳丽的服装,左手端着形似芭蕉扇样单面羊皮鼓,右手用细竹签敲击鼓面,按鼓的节奏踏步,似船行水中,身体随船体摆动。有时直接模拟捕鱼时的“撒网”“拆网”“收网”等动作,高潮迭起。舞蹈综合有音乐、舞蹈、说唱、杂技等。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奇巧别致。其代表作有《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唐王游地府》等十几部,主要曲调是【嚷神咒】【念佛记】等。 洪泽湖渔鼓几百年来承载了湖区渔民产生于其生产生活中面临失传的湖区民间风俗和技艺,记录了湖区许多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湖区的文化进程。体现了湖区渔民质朴的审美取向,其演变过程见证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
|
|
上一篇:道教音乐 扩展(茅山道教音乐)
|
下一篇:洪泽湖渔鼓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