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 扩展(金湖秧歌)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3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薅草锣鼓 扩展(金湖秧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金湖秧歌是金湖及周边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插秧劳动中集体创作出来的田歌,是里下河地区民歌的典型代表,与“香火戏”有一定的渊源,已有150余年历史。 金湖秧歌的曲调以“四句头”、“五句半”、“串十字”、“抢八句”为主 。分秧号子”、“锣鼓秧歌”、“打鼓唱唱”三种演唱形式。“秧号子”为单人唱的短歌。“锣鼓秧歌”是专职锣鼓师傅演唱的长篇叙事曲,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主唱。最突出的当属“打鼓唱唱“,一人或多人唱《格冬代》,俗称“打鼓”,一人接唱,称之为“唱唱”。曲调风格别致,演唱方式独特,唱词内容丰富,旋律委婉柔润,特有五声商、羽调式,清新悦耳。多重调式、调性的转换技巧对于民族音乐作曲技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金湖秧歌还是里下河地区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水文化与宗教文化等元素的集合体,对于研究里下河地区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具有参考价值。 金湖秧歌在江苏里下河地区乃至国内外产生过深远影响,多次被搬上舞台,先后参加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展示活动,与韩国固城郡开展友好文化交流、交响音画《格冬代》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当地十分重视金湖秧歌的传播与传承工作,记录保存近1000首秧歌词、曲,培养了2000余人的传承群体。
|
|
|
上一篇:东海孝妇传说
|
下一篇:道教音乐 扩展(茅山道教音乐)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