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常州梳篦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3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常州梳篦,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木梳、篦箕是两种器物,简称梳篦,古代称为“栉”。
       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东晋,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常州赋》载:“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当时,常州西门、南门一带(即今常州市钟楼区域)的村庄,从事梳篦制作有3-4万人口,且都是祖代相传(1951年后师徒传承),行业面积占了常州城的一半,形成木梳街、篦箕巷街名,一直沿用至今。常州梳篦的生成、发展历经:魏晋的形成期;唐宋的完善期;明清、民国、建国前后的成熟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沉积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振兴期和保护期。
       常州梳篦手工制作,采用天然材料、选料精细、工艺精湛、制作精良、功能独特。篦箕的原料主要是毛竹、牛骨、生漆等,篦箕制作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编楂、胶工、挫草、等73道工序方可完成。木梳的主要原料有黄杨、石楠、绿檀等树木,木梳制作须经开齿、剔方、打磨等28道工序方可制成。再饰以雕、描、刻、烫、嵌等工艺,且各具特色,融实用与观赏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代表着常州文化、常州名片。常州梳篦是集雕刻、描绘、烫制等技艺,汇人物形象、民间传说等画面及自然形态于一身的艺术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千奇百趣的外观画面,受到中外朋友的喜爱和青睐。
       常州梳篦工艺复杂、收益低,有些关键技艺濒临失传,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此行业,传承面临一定困境。

Google
 
上一篇:彩扎(邳州纸塑狮子头)
下一篇:8金坛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0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