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锡剧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6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锡剧(江苏省演艺集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俗称“滩簧”,是江苏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锡剧发源于无锡、常州一代,盛行于苏南及上海。最初是以苏南一带的民歌、小调为载体、叙述民间故事的一种说唱形式,约在清乾隆时期形成了早期的吴语“滩簧”说唱形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滩簧与常州滩簧进入上海,合班演出,通称“常锡文戏”。
      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民间艺人讲习班,同时将流落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1953年4月由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和苏南文工团部分人员组建成江苏省锡剧团,常锡剧正式定名锡剧。
锡剧的唱腔音乐是曲牌板腔综合体,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主要曲调为簧调,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传统剧目有《珍珠塔》《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孟丽君》《双珠凤》及现代戏《红花曲》《海岛女民兵》和新编剧目《状元打更》《草命天子》《大风歌》等。
       锡剧主要流派有姚(澄)派、(王)彬彬腔、王(兰英)派、沈(佩华)派、王(汉清)派、刘(洪儒)派、徐(风)派、张(玲娣派)、倪(同芳)派和周(东亮)派等。江苏省锡剧团是全国唯一省级锡剧院团,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中央重要会议以及金日成、胡志明、赫鲁晓夫等众多外国元首作专场演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省锡剧团先后摄制成戏曲艺术片的《双推磨》、《庵堂相会》、《庵堂认母》、《双珠凤》等影片影响深远而广泛。锡剧《珍珠塔》被拍摄为4K高清电影,并荣获第15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音乐剧电影”奖

Google
 
上一篇:淮剧
下一篇:淮海戏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4]
 · 北京大观园 [3640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83.59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