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柳琴戏 扩展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4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柳琴戏 扩展(江苏柳琴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柳琴戏亦称“拉魂腔”,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皖北、苏北一带。最初是由单人或者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即艺人所称的“唱门子”或“跑坡”。后用柳叶琴伴奏,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了同地域的曲艺、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同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表演方法,逐渐形成了柳琴戏这个剧种。
       江苏柳琴戏角色行当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分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唱腔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它的组腔方法既不同于板腔体戏曲,也不同于联曲体戏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种独具个性和色彩的曲调相互穿插、功能互补来组构喜怒哀乐、轻重缓急的曲调的。
       江苏柳琴戏有大小300余出剧目,以喜剧为多,悲剧较少。也有一部分以忠孝爱国、惩恶扬善为内容的大戏和连台本戏。1949年后,柳琴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喝面叶》《张郎与丁香》和新编现代戏《大燕和小燕》被摄制成戏曲电影。
       江苏柳琴戏的传承原以家族传承为主,科班师承为辅,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以戏校教育为传承方式。
       柳琴戏剧目整体风格质朴敦厚,大众化特质尤为突出,唱腔音乐既有南方的清秀,又有北方的热烈,深受群众喜爱,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

Google
 
上一篇:扬剧 扩展
下一篇:苏绣 扩展(南通仿真绣)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23.4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