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扬剧 扩展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2日  共浏览11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扬剧 扩展(镇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亦称“淮扬文戏”,主要流布于镇江、扬州、南京、上海、苏北及安徽部分地区。
       20世纪30年代中期称“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现名。它以扬州和镇江地区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吸收了清曲、民歌小调等发展而成,并集广场艺术、庙台艺术、庭院艺术和剧场艺术于一体,经历了由坐唱、行唱到演唱的流变过程。
       其音乐结构为曲牌体。至今仍在舞台上使用的有《梳妆台》《大陆板》《数板》《回龙》《摇板》等。其中以金派唱腔的《梳妆台》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常用的主要曲调。该艺术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公认的流派有金(运贵)派、高(秀兰)派和华(素琴)派等三大流派,而金派艺术是三个流派中唯一被文化部备案的,由生角女演员金运贵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前后形成并风靡整个剧坛。其特点是音域幅度小,字多腔短,似平非平,明快如诉,所唱《梳妆台》《补缸》《数板》《哭小郎》诸曲均贯穿同一风格,被称为“金调”或“自由调”。金派艺术在镇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传承,其传承方式为:学校教学传承和师徒传承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金星扬剧团改名镇江市扬剧团,1996年镇江“四团一校”(含市扬剧团)合并成立了镇江市艺术剧院。代表性作品有:《二度梅》《珍珠塔》《济公传》《挑女婿》《看灯记》《铁面情》等。

Google
 
上一篇:竹马(邳州跑竹马)
下一篇:柳琴戏 扩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66.4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