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古琴艺术 扩展(广陵琴派)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22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古琴艺术 扩展(广陵琴派),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200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古琴于春秋战国时期便风行古扬州,至唐、宋渐显出地域风格与流派特征,至明末清初,徐常遇一代宗师的出现及由他编著的《澄鉴堂琴谱》问世,使广陵琴派日臻成熟。
       广陵琴派在琴制、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韵、琴论、琴社、琴派等领域都独领风骚,别具特色。它兼容性与独特性共存,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主张“海内为一家,南北无二派”; 传承性与开拓性并举,各代传人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均有新的建树。
       广陵琴派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为美学标准,崇尚“清微淡远”,追求“洒脱、畅扬”的情趣。演奏中“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驰,若吟若揉,圆而无碍,以绰以注,断而复联”,具有“音随意走、意与妙和”的艺术风格。其代表曲目有《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樵歌》《山居吟》《渔樵问答》等。
       广陵派现存琴谱有20多种,以俆常遇父子编纂的《澄鉴堂琴谱》、徐祺父子编纂的《五知斋琴谱》、吴仕柏编纂的《自远堂琴谱》、秦维瀚编纂的《蕉庵琴谱》和释·空尘编纂的《枯木禅琴谱》“五大琴谱”最为卓著,影响广泛。1912年由孙绍陶主持创立的广陵琴社,对广陵琴学的研究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Google
 
上一篇: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下一篇:桃花坞木版年画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80.46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