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9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金箔锻制技艺,俗称“打金箔”,属传统手工技艺。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那里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所在地。 金箔锻制技艺历史悠久,相传东晋被人尊称为葛仙翁的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历史上今栖霞区龙潭一带是生产金箔的发祥地。打金箔户至今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旧时龙潭花神庙曾设有金箔公会祠堂,供奉着金箔艺人尊为先师的葛仙翁塑像。 最早记载金箔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8斤重)。”在南京龙潭、花园等地,金箔生产仍然延用古代传下的制作工序,技术要求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打造而成。这些过程分别为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戏、出具、切箔等。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 目前该项目保护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恢复了人工打金箔的工艺,并成立了金箔大师工作室,旨在加强金箔传统工艺的推广和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
|
|
上一篇: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
下一篇:古琴艺术 扩展(广陵琴派)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