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技艺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14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雕版印刷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 扬州雕版印刷“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 隋代,因隋炀帝推崇佛教,使扬州佛经和佛像需求量增大,推动了雕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唐代扬州,为淮南道治所,是刻印历书风气很盛的地区之一;清代扬州,创造了雕版印刷的辉煌业绩,其中钦命刻印的《全唐诗》至今仍不失为中国雕版印刷的代表作;由宋至明,扬州雕版印刷以空前辉煌的业绩跃居中国刻书名区之一,记录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扬州州学刻本—沈括《梦溪笔谈》得以面世;清末明初,扬州“杭集扬帮”成为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主力军,创造了独特的传承方式。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大致可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订四个阶段,其中以雕刻和刷印为核心技艺,每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备料、制作、完善等若干道工序,各道工序都十分考究,不乏绝技,单是刻字的刀法就有数百种之多,视字型、材质不同而灵活多变、因势利导。其中,饾版印刷技艺之精,被誉为“神功之作”。 目前,扬州仍保存着雕版印刷传统工艺,集中着一批雕版印刷艺人,保存着近20万片雕版版片,继续采用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印刷木版线装书籍,使中国的雕版印刷传统工艺继续造福人类。
|
|
|
上一篇:香包 扩展(徐州香包)
|
下一篇: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