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陕西

陕北说书的基本内容
  发表日期:2022年5月21日  共浏览262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陕北说书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有“九腔十八凋”之说。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据查统计,大致有20几种。陕北说书可分传统书和现代书两大类。传统说书的书目约有200多部:《花柳记》、《对鞋记》、《偷鞋记》、《金镯记》、《黄鹰记》、《白绫记》、《金钟记》、《万花山》、《戏引记》、《杨家将》、《四岔捎书》、《聚仙楼》、《雕羚扇》、《观灯记》;现代书的书目有300多部,传统书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古神话、历史人物传记、英雄豪杰报打不平、相公招姑娘、奸臣害忠良等题材的书目。现代新书的内容是反映现代人的斗争、生活题材的书目,如《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翻身记》、《送金匾》、《看大桥》、《三相亲》、《半碗饸 》、《牛老汉让贤》、《延安老汉进北京》、《审录》等等。

    陕北说书的整个音乐概括起来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曲牌部分:包括各种起板(大小起板)(即前奏)唱腔中间的过门、引子和不同情景中的各种音乐(说书中叫牌子)等。

    2、唱腔部分:包括各种平调、对口调、哭调、武调、民间小调、快板及其他各种唱腔。有的唱腔因使用伴奏乐曲器不同,也就形成风格各异的类别。目前能听到的有以下几种:

    双音调:流行于延安,安塞、榆林、横山、神木、府谷、米脂、绥德、三边一带。
    单音调:包括以下各路:(1)保安调(又称靠山老调)流行保安一带。(2)西凉调,流行于保安、吴旗一带。(3)梅花调,流行于靖边、保安一带。(4)虎皮调,流行于甘泉、安塞一带。(5)山东调,流行于佳县、吴堡一带。   
    背弓调:流行于三边一带。
    月 调:流行于佳县、吴堡一带。
    琵琶调:包括两路。(1)东路琵琶调流行于延长、延川、清涧一带。(2)宜川琵琶调,流行于宜川、延长一带。陕北说书的伴奏乐曲一般用的是:三弦、甩板、蚂蚱蚱。根剧曲本的内容情节安排,在一部比较大的章回曲本中,音乐的基本组织方式是:起板——开场白——间奏——书帽——(间奏)——正文——结尾。

    陕北说书,从各类唱腔中看,它是以平调作为主导发展变化形成的。从结构上看,文是主曲体与联曲体相结合的综合的曲体结构。按表达情绪,又分为欢音调、平句对口调、苦音调,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武调、垛板、滚白。加上按书情插入的各种小调,道情、眉户、碗碗腔、秦腔、山西梆子等唱句。喜怒哀乐,应有尽有。

    3、说白部分:没有音乐伴奏,即用口头叙述的方式来阐明故事情节。

    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有两种:(1)单人座唱:单人座唱是陕北说书的原始形式,机动灵活,可以一人一角,也可以一人多角。(2)多人对说对唱,可以一人一角,也可以一人多角,多人一角。灵活多变,使得人物语言上有明显的区别,多人多技,扬长避短,弥补了单人说唱的不足。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正由单一的单人座唱走向多人对说对唱,由单一的男性演唱到男女混合演唱,由多人座唱表演发展到舞台走场表演。总之,由单一到多样,由平面到立体的变化,反映了说书形式的历史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

Google
 
上一篇:陕北道情的基本内容
下一篇:宝鸡社火脸谱的历史渊源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60.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