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自迁都后,平城至洛阳交通线上的石窟造像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彩,平城至龙城“平-龙线”末端的义县万佛堂石窟在体量上虽然不如“平-洛路”两端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却延伸着云冈、龙门的盛业,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佛教造像在地理意义上走过最远的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3A 级景区、中国东北地区最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圣境——万佛堂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年),地处义县城西北 9 公里的福山南麓,石窟坐北面南,沿山麓东西一字排开,窟前山崖下便是辽西的母亲河-大凌河。大凌河及沿岸在古代曾是重要的水、陆商道,被称为“辽西故道”,于是处于辽西故道重要节点的万佛堂石窟便成为了东北亚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万佛堂石窟至今已历 1521年的沧桑岁月。
万佛堂石窟现存大小洞窟十六个,石刻造像近五百尊。 石窟分为东西两区,其中西区是镇守边陲的宗室贵族、营州刺史元景为孝文帝和先祖祈福而建,东区是慰喻契丹使员外郎散骑常侍韩贞携军中行伍 74 人为黎民百姓祈福而建。作为北魏皇室、朝廷权贵和当地望族的造像窟,万佛堂石窟在当时可谓是北魏营州地区最为耀眼的佛教建筑明珠。万佛堂石窟与大同云冈石窟都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文化遗产,它的洞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组合、造像形态、窟顶雕饰(莲花藻井和飞天)、历代碑刻等均丰富多彩。在万佛堂石窟众多的文物古迹中,不乏雕工上乘、能够代表北魏时期佛雕艺术最高水准的巅峰之作。
按照游览路线,首先进入视野的西区第六窟便令人惊叹。西区第六窟正中主尊为万佛堂石窟群中体量最大的造像“交脚弥勒”。交脚弥勒波纹发髻,面相丰圆,细眉长眼,直鼻薄唇,嘴角微微上翘,笑容微露,庄重且不失慈祥,雕工极其精美。交脚弥勒身着袈裟,偏袒右肩,叉脚而坐,像高为 3.05 米,是我国北方和中原石窟中最大的佛装弥勒像。
其左侧雕一弟子立像,为阿难尊者。阿难像上为尖形浅龛,刻坐佛,面相丰圆,着通肩大衣,禅定结跏跌坐。交脚弥勒左右上方为胁侍菩萨,因时代变迁,菩萨已成悬空状,然而却有飘然欲出之态,也算得上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西区第六窟相连的西区第五窟中,龙缠须弥山与窟顶中央大莲花藻井十分美观,精美异常,艺术性颇高。西区第五窟前东壁上存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一通,其在摩崖之上勒石为铭,此即享誉海内外的魏碑神品“元景造像题记”。“元景造像题记”书法极尚、魏风凛冽,历来为国内外书法界所珍视,许多文献对此题记都有极高的评价。康有为曾将此题记誉为“元魏诸碑之极品”,梁启超赞之“天骨开张、光芒闪溢”,可见其书法价值之高。
通过西区第四、三窟到达第二窟。第四窟中的交脚菩萨与供养天龛也是珍贵的北魏遗迹,观之雕工上乘、细致入微。西二窟藻井形制独特,中央为大莲花,周饶八身飞天,两两相对。独特的是四角布置有立佛造像,是同时期其他石窟藻井中所鲜见的。
万佛堂石窟西区第五窟和第二窟的藻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种形制云冈、龙门、巩县均不见,就连位于平城—龙城交通线上的下花园石窟也未见,可谓独此一份,它以自身独有的魅力,在东北地区自成一系,对研究北朝地方石窟特色和形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穿过第二窟,西区第一窟巨大的窟室展现在眼前,这便是万佛堂石窟寺中最大最精美、题材最丰富、佛像数量最多的大雄宝殿。此窟为中心塔柱窟,主室平面为抹角方形,前壁横开三窟门。主室中央的方形塔柱四面开龛,每面上下二层。上层四面浅龛均雕一佛二菩萨、供养天人、弟子像等。下层四面各一深龛,龛内各雕一佛,即北方石窟中鲜见的“四方佛”。下层龛龛沿装饰有飞天,四隅则由须弥山、佛殿、覆钵、山花蕉叶组成单层塔形式,目光所至琳琅满目、异常华丽、十分精彩。
西区第一窟继续前行,便步入石窟东区各窟室。参观线路转角处为东区第七窟,窟内主尊是有着“东方蒙娜丽莎”美誉的笑佛。该造像秀骨清风,面带迷人的微笑,让人不禁唏嘘,时光虽然无情流逝,佛却微笑依旧,清风拂面,涤荡心灵。东区第六窟南壁西侧存有摩崖石刻“慰喻契丹使韩贞等造窟题记”,即韩贞碑。韩贞碑的书法虽不比元景碑,却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契丹民族记载之肇始,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国内仅存的关于契丹民族的实物记载,可见其非凡价值。
东区第六窟窟顶建有一塔,远望如女玉立,一袭白裙、衣袂飘飘。此塔是明成化十年(公元 1474 年)骠骑将军王锴为其母祝寿而督造,意在“愿国运悠久、祈母寿无穷”,体现了一位铁血男儿的忠孝之心,因此,又被称为“孝子塔”。文峰塔东区规模最大的窟室是第四窟,内有明末泥塑千手千眼观世音和文殊、普贤菩萨。观音造像泥塑金身,坐于莲台之上,共有四十六只手由周身向外伸展,且每只手上均有一眼,造型多不相同,却都闪烁发光。
万佛堂石窟的文物古迹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流转、世事变迁,虽有残损,却不失华美。其中的佛装交脚弥勒、元景造像碑、笑佛和千手千眼观世音尤为珍奇,被称为“石窟四宝”。
万佛堂石窟景区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其背依秀美福山,前临大凌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风光迷人、生态环境极佳。登顶福山,面朝大河,遥望山水林田、城郭剪影,美不胜收,可谓妙境天成、如诗如画!万佛堂石窟景区的四季风光各具特点、秀色可餐。阳春三月,可与北徙的白天鹅来一场美丽约会;四月春风,唤醒了桃李,福山满坡馨香;七八月间,景区十万荷花旖旎盛开、景象醉人;冬日白雪,素裹银装,千年圣地满眼别样的北国风光……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绝佳的自然环境,万佛堂石窟景区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异彩纷呈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各项活动以规模大、人气旺、辐射面广、内容丰富著称,尤以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春节灯会、风筝文化节、荷花节远近闻名。
作为“辽西故道·神奇义县”的重要旅游资源,万佛堂石窟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各地游客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