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辽宁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8日  共浏览19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铁所,动工修建高炉等。1933年4月满铁成立昭和制钢所,将鞍山制铁所转归昭和制钢所。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苏军到达鞍山将鞍钢的七万余吨机械设备作为战利品拆卸运走。1946年4月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在鞍山成立办事处,接收昭和制钢所等23处日伪工厂,同年10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鞍山钢铁有限公司。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式复工,它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它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与发展,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钢铁资源、经济侵略中国的重要实证,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活态保存的工业遗产群,同时也是类型最为丰富的工业遗产群,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9年,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分布于鞍山市铁西区、铁东区,包含工业建筑、设备工场和生活设施等。具体为: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井井寮旧址、满洲人公学堂旧址、烧结总厂二烧车间旧址、无缝钢管厂旧址、大型轧钢厂旧址、鞍钢七号高炉共8处遗址。

  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位于铁西区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厂区正门内500米,1933年建成,俗称“大白楼”。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混凝土结构,东西长63米、南北宽30米,高约14米,占地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27平方米。外部现用黄釉瓷砖置面,正中上方有“鞍钢”两字,该字是1959年朱德总司令视察鞍钢时所写,其上方标志是由重轨截面和铣铁组成的图形,是鞍钢产品的标志符号,也是鞍钢的标识和象征

  该建筑初建时为三层结构,20世纪50年代初期鞍钢根据工作需要,在原三层楼的基础上加盖一层,现为地面四层建筑。日本侵华时期作为昭和制钢所办公楼,当时称“本社”;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管理鞍钢的机关办公楼;解放后作为鞍钢机关办公楼,一直使用至今。曾于1985年、1996年、2012年进行过全面修缮,现保存完好。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位于铁东区迎宾街21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整体呈“⊥”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8米,高约7米,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该建筑地面二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建成后作为昭和制钢所经理办公及住宿的地方,也作为高级俱乐部使用。

  建国初期,为中央领导人视察鞍钢时的住所。1949年鞍钢“七·九”开工典礼和1953年“三大工程”开工典礼的筹备与指挥中心均设在此处,鞍钢党政领导为大会所进行的一切筹备活动及为大会起草的全部文件材料更是日夜不停地在这里筹划。1958年,在夺铁保钢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李富春等同志来到鞍钢,就在迎宾馆的大厅里,李富春召开了干部大会,讲形势、讲任务,鼓励鞍钢顺利完成生产任务。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鞍山市委常委会议场所,1986年正式改为鞍钢老干办,为老干部活动使用。

  井井寮旧址,位于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58号,建成于1920年,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占地面积3163平方米,建筑外形为俄式风格,砖混结构。井井寮旧址是当时日本人所建的第一批职员宿舍,代表着当时日本人在东北建筑方面的良好工艺,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由国民党军队接管。1948年2月,鞍山解放后成为鞍山钢铁公司第一职工宿舍使用。20世纪90年代,该建筑成为移动通信产品市场,目前楼内商户已被清退,处于空置状态。

  满洲人公学堂旧址,位于铁西区鞍钢南门东,始建于1925年,为二层砖混结构的俄式建筑,总体呈东西走向,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内部的地板、扶手、屋顶等皆采用实木。建成后日本先后把该建筑作为医院、日本人办学的“公学堂”和日本炮兵部队驻地等。

  建国以后,这里是老鞍山建筑公司和筑炉公司共用的办公场所。1957年,成为当时鞍钢烧结总厂办公楼。1976年,厂里对办公楼进行了整体加固,在建筑的外墙四周增加了水泥柱子。2001年7月,鞍钢烧结总厂和鞍钢炼铁厂合并组建为鞍钢炼铁总厂,原烧结总厂的办公人员搬迁到炼铁总厂办公楼。2002年,作为鞍钢保卫部(人民武装部)办公楼至今。

  烧结总厂二烧车间旧址,位于铁西区环钢路1号,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现作为鞍钢集团博物馆使用。

  1924年日伪政权兴建“选矿工场”,也是建国后鞍钢烧结总厂的前身;解放战争期间,由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管;解放后由鞍钢炼铁部管辖。1955年,鞍钢烧结总厂在厂区范围内选址兴建第二烧结车间(即鞍钢博物馆所在地),设计由苏联提供。2000年,鞍钢烧结总厂与鞍钢炼铁厂合并为鞍钢炼铁总厂,当年春季在选矿车间基础上兴建新的二烧车间时,在选矿车间主场房北墙外,发现一块镶嵌于墙上的日本“大正十三年”(公元1924年)铸铁标牌,同时1955年建的二烧结车间停工废弃。2013年7月9日鞍钢集团将旧二烧车间厂房在保留原有框架及设备基础上与鞍山制铁所老1号高炉合并改建成现今的鞍钢集团博物馆,如今作为博物馆的厂房内仍保留原来二烧车间内的4号烧结机、桥式吊车等主要设备设施。

  烧结总厂二烧车间旧址内附有可移动文物3处,分别是鞍山制铁所一号高炉、四号烧结机和桥式吊车。一号高炉由中日合办的振兴铁矿无限公司于1917年开始兴建,1919年4月29日竣工投产,绝大部分设备是德国制造,2005年8月该高炉熄火停炉,为一级文物。四号烧结机于1957年投产,由前苏联设计,设备由苏联提供一半、我国自行生产制造另一半,2001年四号烧结机结束历史使命,为一级文物。桥式吊车是1956年安装,主钩10吨、副钩5吨,是该厂房的主要起重设备,为二级文物。

  无缝钢管厂旧址,是新中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1952年7月14日破土动工,于1953年 12 月 26 日正式竣工投产,是闻名全国的鞍钢“三大工程”之一,是前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并提供成套设备,由我国自行建设安装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现代化工程。

  无缝钢管厂于1953年10月27日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鞍钢把第一根无缝钢管截下一段200毫米作为样品,献给毛泽东主席。在“三大工程”开工典礼的前一天(即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亲笔给鞍钢全体职工的复信中说:“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七号炼铁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无缝钢管厂建成后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先后到厂视察。

  现今的无缝钢管厂厂房是在原址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由于设备运输需要,墙体经过数次拆建,并在墙体外部增加彩钢护板。2010年停止使用,厂房内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现作为原材料仓库和现场焊接场所使用。

  大型轧钢厂旧址,前身是昭和制钢所第一压延厂轨条工场,始建于1933年8月,1935年7月投产,设备由德国德马克公司提供,主要轧制钢轨、大型圆钢和各种型钢。1943年改名为大型轧钢厂,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1945年全部设备被苏联红军拆卸运走,1948年国民党撤退前把全部设备拆掉,致使工厂遭到严重破坏,重要图纸被烧毁,机械被盗卖、拆空,厂房里仅有烂木头、石块和部分破烂不堪的房架。

  1951年1月3日,中央重工业部决定重新修建大型轧钢厂,同年4月清理厂房,清除旧基础,重新勘测设计,其勘察、设计、施工都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大体上是按苏联“下塔基尔钢铁公司”轨梁车间设计的。1952年8月1日动土重建,鞍钢利用原厂房,由苏联提供全套设备和技术资料进行重建,为当时著名的鞍钢“三大工程”之一。主要设备有:大型轧钢机一套、90m2复式加热炉两座、矫直机两部。1953年11月30日投产,开始热试轧;1953年12月8日中午12点,成功试轧出新中国第一根重轨。

  大型轧钢厂是我国冶金工业战线上著名的“鞍钢三大工程”之一,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自动化、近代化的轧钢厂和专门轧制大型钢材的生产厂。2014年,由于鞍钢改造,该厂房内的产线及设备全部拆除,现作为仓库使用。

  鞍钢七号高炉,鞍钢炼铁总厂7号高炉(第一代)于1939年3月建成投产,当时高炉容积947立方米,1945年8月20日停炉。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以7号高炉、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为骨干的大规模基建工程在鞍钢破土兴建。1953年2月27日,7号高炉工程开始动工兴建,为国民经济进入大规模基本建设揭开了序幕。1953年12月19日,作为“三大工程”之一的7号高炉安装工期仅用5个月零10天就提前竣工投产。党中央、毛主席为“三大工程”发来贺电,周总理为“三大工程”题词。

  7号高炉的主要部件达2000多种,施工量10000余吨,砌筑耐火砖数千吨,单项投资1087.5万元,建成后有效容积为918立方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高炉,平均日产生铁达到1123吨,为鞍钢的生产发展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大工程的7号炼铁高炉为鞍钢第二代7号高炉,现已报废。


Google
 
上一篇:崇兴寺双塔
下一篇:中苏友谊纪念塔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7]
 · 北京大观园 [3650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55.56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