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河南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2日  共浏览209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洛阳,号称“千年帝都”、“地下文物的宝库”,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轴心和导向的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华夏文明的基石,洛阳的历史被视为中国古史的缩影。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4000多年的开埠建城史,1500多年的古都史,先后有13个朝代在这里设国立邦,在全国七大古都中,是建都年代最早、建都 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占中国文明史1/4以上的时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悠久的历史给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沿洛河自东向西排列的五大都城遗址堪称世界都城史上的奇迹,有“地下金字塔”之称的洛阳北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墓葬集中地……从众多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难以数计的精美文物,既是洛阳辉煌历史的最有力的见证,也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绿松石龙形器

洛阳文物涉及面广,造型多样,生动直观,生活气息浓厚,极富艺术感染力,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亊、地理、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资料,可补史证史佐史。既是古人生活的物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同时体现了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洛阳文物具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洛阳文物数量巨大,种类丰富

有资料统计,洛阳出土的文物数量达40万件之多,文物总数占河南全省的1/3,全国的1/13。洛阳文物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丰富。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分类标准,27类文物都占相当比重,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为主。

洛阳文物年代久远,时代蝉联

从距今约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洛阳地区各时代遗址及基葬里,相继出土了极其丰富的各类珍贵文物,时代蝉联,没有缺环。是研究古代历史完整的实物资料。

洛阳文物品位高超,精品众多

洛阳长期作为古代国都,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长达1500多年,而历代国都无疑都是当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最繁荣的地区,是历代统治者倾注物力、财力、精力最多的地方。基于此,洛阳出土的文物品位极髙,代表了当时最高成就。文物精品层出不穷:古朴典雅的商彝周鼎、情态各具的彩绘陶俑、色彩斑斓的三彩马驼、髙贵典雅的金银器皿、纯洁温润的玉制饰品等,件件遗物,无不折射出先民的工巧与智慧,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珍品。洛阳文物精品不能胜数,自古就有“天下文物数河南,洛阳文物甲天下”之美誉。

洛阳文物地上少,地下多,以地下为主

洛阳出土的40多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从古墓或古遗址中发掘出土的,这个特点是由洛阳在古代中国所处的特殊地位造成的。一是洛阳处于天下之中的区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成为追逐权力者的角斗场。历史上的洛阳城几度兴建、几度焚毁,地上巍峨宫阙等遗迹文物都随之化为灰烬。二是建都洛阳的十三朝均在北宋之前,因此洛阳最辉煌和灿烂的时代也主要是在宋代之前。北宋以后,洛阳的地位逐渐下降。因年代久远,加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建筑为主的,地面文物大多无法保存下来。值得庆幸的是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绝佳的风水使得洛阳自古是最理想的安坟建墓之地,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的10多万座古墓,成为一座座地下文物库房。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资料统计,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其中更是以洛阳地下文物所占比重为大。

洛阳文物多系发掘出土,年代确切,蕴涵历史信息量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基本建设的发展,洛阳文物工作者在市区及9县范围内,先后调査、勘测、发掘了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代王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韩国故城等10余座古城址,近千处古文化遗址,数万座古墓葬,出土文物众多。这些文物多是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文物时代、出土地点或地层都比较明确,原始资料详细,来源可靠,蕴涵历史信息量大,可供参考研究的价值颇高。


Google
 
上一篇:平顶山市文物资源简介
下一篇:裴城村里老宅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89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76]
 · 北京大观园 [3632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23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41.4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