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黑龙江

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3】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0日  共浏览45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21 朝鲜族碟子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甘南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李顺花车元梅

  碟子舞类似于杂技表演,发祥于北朝鲜,二十世纪初开始流传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隆乡兴鲜村。最初是人们在庆祝丰收时在打米场上用吃饭的碟、碗、罐作道具,头顶罐子,即兴起舞。如今演变为表演者头顶6只碗(或更多),碗中盛清水,双手各持2只小碟,碰击作响,配以音乐或歌曲起舞,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多种,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体现和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

  22 满族拍水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              

  满族拍水舞又名“拍水茶茶妞”,“茶茶”为女真语少女之意。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一带流传的满族拍水舞,主要表现母亲教女儿们用盆、瓢、勺在河边舀鱼并嬉戏的内容。由1人扮母亲,2人扮姐妹。舞蹈动作有“横影”、“转盆”、“搭盼”、“海青眼”等,具有戏剧性、趣味性和幽默性,直接反映出满族人民远古时的生活状态。

  23 鞑子秧歌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孟秀霞

  鞑子秧歌是满族民间秧歌的俗称,盛行于黑龙江五常、宁安一带。人物由花棍队、女真人和老鞑子官组成,表演为:“花棍前引路,女真随后边,鞑子压阵角,老妈来回串。”老鞑子官坐抬椅上饮酒,见到美貌姑娘上前调戏,老妈赶来周旋并保护姑娘,并将银牌天使灌醉,老妈带领众人把老鞑子官团团围住一顿痛打。音乐和服饰俱满汉兼用。宁古塔满族鞑子秧歌故事性强,样式独特巧妙,表演生动幽默,诙谐有趣,以秧歌舞蹈的活泼形式再现了故事的全过程,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满族民俗节日里必备的节目。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郎国兴

  五常鞑子秧歌来自京城的宫廷内部,是贵族文艺,表现了宫廷生活和征战的场面,没有故事性,从服装、动作、音乐、内容上都表现了满族宫廷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

  24 宁安秧歌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唐甲悦龚云发

  宁安秧歌,包括宁古塔龙灯舞和龙凤船。宁古塔龙灯舞,由1887年(光绪13年)宁安县衙门轿子房轿夫老柳头从关内带来并传授。龙灯扎制方式多种,套路多变,生活情趣浓厚。龙凤船由一龙一凤、二个花船组、一个船公和四个“灯架”九人组成。船公指挥众人围绕“灯架”跑出“穿花”、“咬船”等花样,主要动作一是扮艄公“跑船”,二是摆船“跑船”,表现船在水上划行的情景。动作特点是稳、轻、快,上身平稳不晃不扭,脚下圆场步履轻快,如水上飘。

  25 东北传统大秧歌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群众艺术馆  代表性传承人:韩明学韩淑双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扩展

  项目保护单位:青冈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

  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秧歌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歌、武术、杂技及地方戏曲的一些表演技艺。黑龙江“三肇”的大秧歌,继承了传统东北秧歌的表演精华,曲牌繁多,以独特的“鼓扎子”定相,还有变幻多样的队形队列,丰富多彩的“小场”表演,歌舞时有多种手持道具,民族特色鲜明。

  26 老㧟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鸡西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濮辉 董濮

  老㧟舞是富于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东北秧歌。风格火爆泼辣,动作稳健幽默;哏中俏,稳中浪。老㧟是丑角,上下身穿肥大宽边镶花大襟袄、绣花青丝裤,着花鞋,显得笨拙、傻气。脸涂厚粉,通红樱桃口,不对称扫帚眉,额画皱纹,点大黑痣,涂圆圈腮红,耳挂红辣椒,头戴两朵花,手拿木棒槌,右襟挂手帕。基本动作为扭、晃、浪、摆、蹦、跳、逗、甩,表演风格美、稳、浪、爆、狠、辣、燥。常用曲牌《句句双》、《大姑娘美》及《满江红》等。

  27 花棍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庆安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许丽萍关静云

  花棍舞源于汉、满族“烧香”祭祀舞蹈,俗称“打花棍”、“霸王鞭”、“打连厢”、“将军棒”、“打钱鞭”、“打落子”和“浑身响”等。庆安的花棍舞在传统基础上归纳创作出新的花棍舞动作,在节奏上归纳发展出慢、中、快、三种节奏,同时与东北大秧歌相融合,形成了庆安县特有的花棍舞蹈艺术风格。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孟祥麟戴荣信

      库勒村满族花棍秧歌舞源于驻守的八旗军,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即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内保存最完美、最原始、最独特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子持花棍着八旗兵勇服翻转,花棍由驱马鞭的踢、打、磕、拍、别、拐、甩等技巧演变,吸收萨满腰铃舞、汉族秧歌、扇舞等动作和汉族鼓乐、队形及丑角艺术。女子戴满族头饰(花冠),持扇鼓(圆扇)转身、扭腰、击鼓走细步,刚柔相济。满族花棍秧歌舞保留了满族传统文化特色。

  28 抬杆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克山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赵立才王明明

  抬杆舞是以击打乐为主的一种汉族民间舞。流行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一带的抬杆舞,鼓点粗犷奔放,节奏韵律强烈,如同点燃的爆竹,演出动人心弦。伴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铙钹、大镲等。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杂技式的惊险,又有舞蹈化的优美,体现出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29 高跷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百湖城书艺馆代表性传承人:沈玉国

  东北高跷秧歌舞在民间流传已久。以火爆欢快的表演、别开生面的曲牌音乐、传统多样的队形队列变化、丰富多彩的“小场”样式、花样翻新的扇子手绢花、独具鲜明的脚踩木棍绝技,成为了群众群体即兴表演的广场文艺形式。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

  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艺术研究室      代表性传承人:朱学林

  高跷舞俗称踩高跷。跷采用硬质圆木制作,其下圆上扁,中间有一跷踏,两个为一副,高约0.6米。表演时,脚蹬脚踏,用布带把脚和小腿绑在跷踏、跷杆上,外套花裤,或穿特制长衫。高跷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多者四、五十人。解放前只限男性参加,女由男扮。


Google
 
上一篇: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2】
下一篇: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1】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3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63.28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