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泉
发表日期:2022年5月9日 共浏览155 次
出处:来源: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拜兴河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发源于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察干淖尔牧业社的一眼小泉。据乌审召庙里的高僧桑斋尼玛和永东两位老人说,拜兴河的祭泉仪式可追溯到1774年在乌审召建立格艮尚(活佛府),“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祭祀。改革开放后,随着对文化事业的再度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自觉行为,再度恢复了该泉的祭祀活动。 拜兴河的祭泉仪式通常在鄂尔多斯历法的八月十六日(农历五月十六日)举行,届时当地的尊者、牧民和喇嘛携带着哈达、全羊、奶酒、奶食品等祭祀品纷纷集聚在拜兴河的发源处。同时还从周边的其他寺庙中邀请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诵颂经书与祭祀词,祭祀泉神,表示对泉神的虔诚,祈求泉神使草原上风调雨顺,使老百姓幸福安康。祭泉活动既包括诵经、祭祀等传统信仰活动内容,同时还举行珠拉格盛会、那达慕体育活动项目(骑马、摔跤、射箭)等。 拜兴河祭泉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蒙古民族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流传下来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传承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和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对水资源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上一篇:鄂温克驯鹿文化
|
下一篇:大盛魁行商文化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