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内蒙古民族风情

骡驮轿婚俗
  发表日期:2022年5月9日  共浏览217 次   出处:来源: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骡驮轿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以及山西平鲁区、偏关县。  清水河县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在黄河沿岸,长城沿线的清水河县农村道路更是崎岖难行,只适合人、骡、驴单行,所以骡驮轿娶亲方式在清水河县一直延续至今。它既体现出山区民间娶亲的习俗风尚,又承载了黄河文化的丰厚底蕴,体现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骡驮轿婚礼的时间为两天,包括娶亲、送亲、婚礼、回门等。  按照当地的习俗,骡驮轿婚俗的娶亲方式是等亲,接亲时新郎不亲自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而是在家等候。新郎的家人代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新娘。按当地讲究,一般娶亲要娶三聘(送亲)四,即新郎家要派三位家人去娶亲,新郎的舅、舅母、哥嫂、弟、外甥都可。新娘家聘(送亲)要派四位家人送亲,新娘的叔婶、姑姑、舅、舅母、侄儿或朋友。不管是娶还是聘,家人中都必须要有一位女性。  娶亲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家人就把骡子精心打扮一番,系好花轿,等待第二天娶亲时使用。娶亲的当天,娶亲的队伍一早就要赶到新娘家,所以,凌晨三四点便开始准备娶亲的用品,张贴喜字,准备宴席,张罗走向娶亲之路。一般凌晨五时许,娶亲的骡驮骄在爆竹声中出发。骡驮着花骄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清脆的鼓乐声、骡铃声划破整个乡村,喜气洋洋,热闹异常。出行前,新郎的家人要给新娘家带一条羊腿,还有两瓶好酒,出村时把烟花爆竹燃放得震天响,沿路吹奏喜庆的乐曲,祈求大吉大利。  当娶亲的骡驮轿赶到新娘家时天已大亮。娶亲队伍进新娘家所在的村子后,爆竹齐鸣,直到新娘子家院子里还响个不停,表示娶亲的队伍到了。新娘子家准备好饭菜派人出来迎接,把娶亲的人请回上房置酒款待。当头一遍鼓乐响起时,表示娶聘人员用餐了;二遍鼓乐响起时,表示新娘该穿戴打扮了;三遍鼓乐响起时,表示娶方已催新娘上花骄了。三遍鼓乐响后,新娘在母亲、姐姐、嫂嫂的帮助下,换上嫁妆,施粉打扮,戴上大红花,准备上花轿。  送亲时,穿扮一新的新娘盖着红盖头,由哥哥轻轻地从炕上抱起,从窑洞中送入花轿。八时许,新娘在送亲人的护送下准备出发。此时,新娘的母亲把蒸好的一对花馍玉兔送给姑娘,寓示着女儿吉祥如意。新娘的家人将新郎家送的羊肉割下一块挂在花轿的外左侧,寓意着两家结为亲家,心连心,肉连肉。新郎家送的两瓶好酒,也被新娘家人换成两瓶清水顺路带回,水中插着两根大葱,意喻着新娘为丈夫传宗接代。  随着鼓乐声响起,司仪的起轿声,花轿缓缓抬起,燃放的爆竹声响彻全村,花轿在欢快的鼓乐奏声中踏上了回程。一般花轿中须坐三人,最前面坐的是娶亲家的长者,中间坐着送亲家的长者,花轿最后面坐着新娘。在娶亲回来的路上,按规矩如遇到行人须“奉揖”,遇到结婚队伍,则互换“眼纱”(盖头)。

Google
 
上一篇:骆驼祭火
下一篇:科尔沁婚礼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45.3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