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西藏

五彩大罐话八宝 图案源自西藏藏传佛教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8日  共浏览143 次   出处:中国商报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五彩瓷器的制造极为讲究,对瓷器的坯胎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它可以是白地彩绘,也可以是黄地、绿地、黑地以及米色地彩绘,犹如书法家对笔墨纸砚的讲究一样。五彩瓷通常在已烧成的素坯瓷器上,用多种材料绘画图案花纹,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第二次烧成。彩在釉之上,因此属釉上彩。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是以红、绿、黄3种颜色为主,纯粹的釉上五彩则较为少见。成化斗彩也称青花间五彩。嘉靖和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上青花作为一种色彩或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器。

    清代康熙年间,瓷匠们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显得器物更加富丽堂皇,美不胜收,成为彩瓷的主流。五彩的大器造型往往以民窑产品为多,图案画面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多样,除一般的花卉、山水外,大量题材采用的是戏曲小说等人物故事画。

    由于五彩烧成温度比粉彩稍高,不如粉彩那样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当然,这只不过是相对于粉彩而言的。五彩器的生产制造不仅成本高且费工,而对色彩的搭配、装饰画面要求都很苛刻,因此到雍正时粉彩盛行,逐渐取代五彩瓷的地位,五彩瓷日趋衰落。以后各代均把五彩瓷作为一种仿古瓷而少量生产,因此又称“古彩”。

    五彩瓷器历来以绘八宝图案为雅,深受文人钟爱;以绘花鸟鱼虫为奇,皆出于审美观点不同之故。笔者收藏的清代道光年间遗存的五彩八宝纹西瓜盖罐,器型完整,器身满绘五彩八宝纹样。经考证,其图案是从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始于元,流行于明清。由轮、螺、伞、盖、花、瓶、鱼、结8种吉祥物组成,偶有火珠状吉祥物代替,常与莲花组合图案。这件五彩盖罐传世至今。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各种文化互相交流,水乳交融以及祈求吉祥美好的愿望。

Google
 
上一篇: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下一篇:藏历历书的故事(1)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7]
 · 北京大观园 [3650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3.67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