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畅游北京 >>北京美食指南

春季美味鲜菜香椿:三月八 吃椿芽儿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2日  共浏览129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香椿也叫椿芽、香椿头,民间有句农谚叫“三月八,吃椿芽儿”,是指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前后刚好是香椿上市佳季,与京城那句老话“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是一个道理。并且椿芽营养丰富、兼具食疗作用,古代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常食椿巅(椿芽),百病不沾,万寿无边”的说法,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不仅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还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非常适合在暮春前后食用。

香椿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先秦古籍《山海经》中便有“成候之山,其山多櫄木”的记载,其櫄木即为香椿;《庄子·逍遥游》中也记载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唯一以香椿嫩芽叶作为食物的国家,而且“食椿”还具有悠长历史。苏武在《春菜》中就曾写道,“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相传早在汉代,民间的食椿习惯就已遍布大江南北,到后世的唐、宋及明清时期,更有很多地方产出的香椿成为了宫中贡品,不难想象,香椿在古时候就深受民间百姓和皇亲贵胄的喜爱。



老北京四合院里一般都种有香椿树,香椿树一到谷雨前后,树枝上长满了香椿芽儿,嫩绿中泛着紫色。以前香椿的嫩芽、榆钱儿、槐花儿并称“暮春三菜”,也称“树上菜”。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两种吃的人就很少了,现在偶食也就为尝鲜儿。这香椿芽儿就不一样,两千多年来仍绵延不绝,是菜肴里的佳品。民间常说的“吃春”,一方面指立春的食品,另一方面,老北京也指的是谷雨吃香椿芽儿的习俗。



除普通的食用价值外,香椿的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本草》最早记录了香椿的药用价值,称其“主治症疥,风疸”。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再次明确指出了“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消风去毒”的保健医药功效。

香椿自古寓意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香椿不仅是备受喜爱的食材,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例如,古代香椿树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一文化典故正是源于庄子《逍遥游》中那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为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做自己的一年,可见寿命之长久。于是后人便常常用带“椿”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如以“千椿”形容千岁,又如以“椿寿”作为对长辈的祝寿,以盼望长辈像椿树一样长生不老。

古人也喜欢直接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椿庭”。这一说法与《论语》有关,相传孔子的儿子孔鲤因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便在路过庭院时快步走过,即“趋庭而过”,于是,后人就把“椿”与“庭”结合了起来,称父亲为“椿庭”。而古人又喜欢将母亲形容为“萱草”,于是便有了“椿”与“萱”的结合,如“椿萱并茂”常是用来形容父母健在、健康长寿。

食用香椿的好处

1.健脾开胃。香椿中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2.补阳气。香椿是一种阳气很足的菜,特别适合阳痿遗精、肾虚阳衰、腰膝冷痛等人群食用,中老年人阳气衰弱也可以多吃些香椿来补脾阳。

3.利尿祛湿。香椿具有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泌尿系统感染、肠炎、泄泻痢疾等有辅助疗效。

香椿美食

1.香椿煎蛋



材料:香椿100-150克,鸡蛋2-3枚,食盐、白砂糖、白胡椒粉、花生油适量。

做法:(1)鸡蛋入碗打散,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香椿洗净,焯水,沥干备用;(2)香椿切碎,加入蛋液中搅拌均匀,择口味入少许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搅匀;(3)热油起锅,把混好的香椿蛋液均匀铺满热锅,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熟),切成小块盛盘,即可食用。

2.香椿豆腐汤

食材:香椿尖叶100克,豆腐3块。

做法:先将香椿尖叶洗净,去除硬梗;豆腐每块切成6小块。锅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后,放入所有备好的食材,煮10分钟,用适量花生油、精盐调味,即可

Google
 
上一篇:漫游石景山:林枫食堂
下一篇:艾窝窝驴打滚里的“城南旧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0]
 · 北京大观园 [3625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994.14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