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处在雪峰山与八十里大南山交接地带。境内“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6.7%,居住着汉、苗、侗、瑶等20个民族,总人口35.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绥宁县是我国南方最大商品林基地县之一,林业六项指标(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活立木年生长量、单位面积蓄积量、人均蓄积量、年产材量)皆居全省前列,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竹子之乡。
绥宁地处湖湘文化向闽粤文化过渡地带,是历代封建王朝向少数民族聚居区政治移民的最后一站,是巫傩文化的最后遗存地,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神秘的民俗文化,捕鱼不用诱钩、犁田不用牛绳等现象奥秘难解。相传宋代杨家将后裔杨金花农历四月初八日用山野菜与糯米泡制的乌饭救了被擒于柳州的哥哥杨文广,苗族同胞就将这天定为姑娘节,吃乌饭、逗春牛、唱土地、对山歌、吹木叶,全民齐欢,现在苗族四八姑娘节已演绎成全县人民乃至湘桂黔苗民盛大的节日,绥宁黄桑四八姑娘节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绥宁在宋代置县,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散布在全县各个角落,有古文化遗址900余处,古建筑500余座,摩崖石刻300余处,保存完好。民族风情浓郁的古村苗寨11处,千年古城寨市有着900余年的县治历史,文物古迹繁多,传统民居完整。龙虎大将军杨再思后代聚居的大园古苗寨气魄磅礴,族脉清楚,湖南现存最早的石建筑普照寺全部是石料砌成,世人景仰。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的湘黔古道仍沉寂在丛林之中,松涛是记录驼队马帮穿越时空的铃铛。
绥宁正处在桂林—张家界、桂林—崀山—南山旅游线的中间点,是湘桂黔旅游圈的中央地带,境内已形成了五大旅游线路:黄桑森林生态游、花园阁水上休闲游,苗族四八姑娘节民族风情游,寨市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游,古建筑群科考游,一系列旅游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生态、民俗、文化同时在绥宁的黄金组合,早已吸引了艺术家的目光,目前已有海内外10余家摄影,美术团体把绥宁作为基地,绥宁也必将随着以其作为外景等拍摄主场地的《那山、那人、那狗》、《秋收起义》、《生死路上》、《炎帝传奇》等10余部影视片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绥宁境内山高谷幽,溪河密布,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迷人,蕴天堂之美,存上古之风,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漫步绥宁,就如一幅巨大的水墨风情画卷在脚下缓缓展开。
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神”“奇”二字上。
神:一是巫风异俗神秘。绥宁古称莳竹,巫水(沅水上游支流)穿境而过。这里是湖湘文化向闽粤文化过渡地带,也是苗民向西南迁徒的最后一站,由于巫水流域内各民族相互融合,加之少有外来文化侵拢,形成一个神秘的地理单元,成为巫滩文化的最后遗存地。在这片土地上,傩戏、傩舞代代相传,“上刀山”、“下火海”、匪夷所思,占卜、驱疫、安灵、圆梦、祭拜、梅山等活动神秘莫测,捕鱼不用钩、犁田不用绳等现象奥秘难解。二是民俗风情浓郁。最有代表性的是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这是一个崇拜女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杨姓苗人要举行一系列隆重的仪式,庆祝“姑娘节”。“姑娘节”又叫“乌饭节”。相传,宋朝杨家将后代杨金花农历四月初八用乌饭救了在柳州被擒的哥哥杨文广。为了纪念机智勇敢的杨家妹,这一天,杨氏族人都吃乌饭(一种用树叶染成黑色的糯米饭)。并将已出嫁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节,吃乌饭、逗春牛、唱土地、对山歌、跳苗舞、吹木叶。苗家四八姑娘节如今已演绎成全县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森林生态文化久远。绥宁虽地处偏远,但自古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众多,已查明的古文化遗址900余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独树一帜的古护林禁碑群。全县共发现唐、宋、元、明、清各代护林禁碑130多块,是讫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地域分布最集中,保存数量最多的古护林禁碑群,被称为研究森林生态文化的“活化石”。四是民族建筑独特。绥宁苗民依山傍水筑寨,大园古苗寨、上堡古国、于家大院、寨市古城保存完好。大园古苗聚居500余户,气势磅礴,屋宇绵亘,浑然一体,是《那山、那人、那狗》的外景拍摄地;上堡古国是明朝苗民李天保揭竿而起建立政权的地方,有金銮殿遗址、风雨桥、旗杆石等建筑;于家大院是一典型的围屋式窨子屋建筑群,门极狭,封火墙厚实夸张,入内则豁然开朗,其门楣窗花雕刻典雅精细。该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历经300年岁月浸润,至今窗花雕刻彩绘仍栩栩如生,其巷道全为花岗石铺成,明暗两层排水设计别具一格;寨市古城是省历史文化名镇,建于宋元丰年间,已历千年,现存明代城墙、大铁钟、风雨桥、西河古街、正板古民居、邓小平长征住所等文物古迹。冲油茶、雕蜜饯、剪窗花、绣花鞋等传统手工技艺保存至今。此外,双层重檐木质卯榫结构的吊脚楼遍苗乡侗寨,建于清代的高登山普照寺雄居海拔1581米山顶,整座建筑(包括梁、柱、墙、瓦)全部为石料所砌,令人叹为观止。 奇:一是山奇。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方圆16万亩)秀美动人,以茫茫原始次生林著名于世,长苞铁杉世所罕见,六鹅洞飞瀑激扬,鸳鸯岛浪漫如画,九溪冲沟谷幽深,红腹锦鸡闹腾山林,虎纹蛙嬉戏溪间,有“天然盆景园”、“天然氧吧”之美誉,平均负氧离子量达16万个,置身其中,如入仙境。黄桑处处皆风景,常年平均气温在5℃-30℃之间,“天地浴”、“氧仓游”,将给所有都市生活的人们一份别样的舒适淡泊,是理想的休闲避暑之地。洛口山大峡谷巍峨险峻,雄奇壮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仞山涧古藤纵蔓,山花憧憧,溪瀑如烟,美不胜收。二是水奇。花园阁湖光潋艳,雄关高峡,是“苗家三峡”,并有“湖南的东江湖”之称。巫水河经千山聚万水,汇集于此,泊成一湖,方园二十公里天空如碧,湖水似翠,湖岸青山四合,苗风浓郁,笙歌阵阵,木叶声声,有如世外桃源。三是生态奇。绥宁县是全国南方重林区县、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降水量1336.9mm,年平均气温16.7C,有生态公益林127万亩。这里春季暖和,夏季凉爽,冬无寒冷,良好的气候、土壤、地理条件,使境内森林丰茂,成为全国少有的生物链完整的“天然生物园”,有名贵树种600多种,珍稀动物800余种,生物物种多样特征明显,被称为“天然物种基因库”。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卫星摇测,发现以绥宁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是一块“没有污染的土地”,被誉为“神奇的绿洲”。
绥宁神奇的山山水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吸引许多影视导演来此拍摄外景,先后拍摄过《秋收起义》,《炎帝传奇》、《那山、那人、那狗》、《痴虎》、《生死路上》等10余部影视片。
绥宁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旅游开发,绥宁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绥宁是湘西南门户,省道S221线共贯穿县境,北与邵怀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相连,县城距邵怀高速入口88公里;南与包茂高速公路和209国道相接,包茂高速公路将在绥宁设立互通并修建互通口至绥宁县城连接线,长37公里,县城离枝柳铁路靖州站70公里。绥宁旅游正在融入桂林--龙胜--南山--崀山—张家界旅游圈,并处于湘桂黔大旅游圈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二是政策扶持强劲。我县先后取得了“纳入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范围”、“享受少数民族经济待遇县”、“比照省扶贫重点开发县”、“革命老区”四顶国家政策扶持帽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大县”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三是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通过不断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有五个旅游项目具备了开发条件:1、黄桑生态旅游;2、花园阁水上休闲游;3、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民俗风情游;4、寨市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游;5、绥宁古建筑群科考游。有四大旅游建筑项目纳入规划:1堡子岭森林公园建设;2、绥宁森林生态文化展示园建设;3、黄桑情人谷游步道建设;4、上堡古国民俗文化村建设。以上旅游景点和建设项目的开发,必将推进我县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