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知古今风俗,懂历史文化
  发表日期:2022年3月27日  共浏览172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重视风俗的大国,历国历代的最高统治者不仅亲自过问风俗,还要考察民情感受民,风俗也是制定相关国策的重要参照。不光在我国如此,全世界各个国家也都会根据国情民风制定相应的政策。下面就推荐几本书,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古今风俗的演变吧!


中华全国风俗志-馆藏拂尘(插图本)(上下)

作者: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引述大量历史资料介绍了有史以来各地的风土人情、乡俚民风,下编则是作者对当时各地风俗的记录。关于《中华全国风俗志》,榆林张炽章为之作序吋说,“盖风俗乃历史产物,乡间习俗,皆有渊源,一事一物,俱关文化,故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一切”。

古代风俗百图

作者:王弘力

插图所绘节庆活动上溯先秦两汉,近至明清时期,生动古朴、细节丰富;考述文字则从诸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典籍中辑录简明记载,时或引用历代文人墨客的相关诗作,以说明某一习俗之源流与变迁。

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作者:陈高华, 徐吉军, 张承宗, 魏向东

风俗的内涵极其广泛,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诸多层面,历来有关研究著作论述的范围颇有出入,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在认真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接其内容和形式,将其分为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婚姻、丧葬、寿诞、卫生保健、交际、经济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大项,并努力探讨各个时代风俗的基本特征及演变规律。

风俗论(上册)

作者:[法] 伏尔泰

《风俗论》虽是伏尔泰为夏莱夫人学习历史而这写的,但重要的是有所为而发,当时法国不少史书,特别是博絮埃的《世界史讲话》按教会和国王的利益编造历史,把一切历史事件归为神的意志的结果,伏尔泰把这种历史著作视为“撒谎的作品”。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

作者:[英]夏夫兹博里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收入了作者夏夫兹博里1699年至1710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体例各异的论著,以及对这些论著的评论,1711年首版,1714年再版时又加入了另外两篇文章。《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全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英国情感伦理主义伦理学的开创性著作书中思想极为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Google
 
上一篇:中轴线上寻古狮
下一篇:读书思考,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6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54]
 · 北京大观园 [3658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2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