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平凉—兰州—西宁 556km
在天门宾馆就是感到南来北往的物流繁忙,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即将过去,我为经济复苏而欣慰。早上整理行李时发现,这个宾馆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对参加物流工作而辛勤奔波的司机师傅是关怀、照顾。当天平凉市区即将下雨,小帅帅的四个轮瓦让昨天修建道路的泥浆给糊住了,整理这些泥巴真费劲,我明白为什么陕北的房子可以直接用黄土盖,他们的窑洞这么结实。
早饭后我们冒雨沿G312一路向西,从平凉(G312/180km)—隆德—静宁—会宁—定西(巉柳高速/78km)—兰州
中午我们赶到兰州,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结实。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今天我眼中的兰州,道路宽敞,高楼林立,完全是现代化的西部大都市,感谢勤劳的甘肃人民,让我感受了60年西北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由GPS直接引导到中山桥附近,主要游览了: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魄雄浑。现在完全是个旅游景点,当然还承载着行人步行和走自行车的职责。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北,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雪白,挺秀奇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水车园(4元)位于市内滨河路西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水车历史悠久,形状奇异,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浇灌。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黄河母亲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美丽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选中曾获优秀奖。雕塑由甘肃闻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爱,身躯颀长匀称,曲线柔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雕塑前面另立一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于1984年8月所立“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碑。 参观后,感到双腿灌铅,是劳累过度,只好打的回中山桥停车场。按司机师傅推荐去黄师傅牛肉拉面解决午餐,3元一碗的牛肉拉面,味道绝了(司机师傅:在兰州牛肉拉面能开下去的,绝对正宗——我感到:市场竞争的游戏法则“优胜劣汰”的结果)。我们按出租车司机师傅的指引,沿黄河西行20多公里,在黄羊头(兰州西)上兰海高速,兰州(兰海高速/229km)直奔西宁。18点半到西宁,西宁的时差应当有2个半小时,太阳高高的呢。早就了解到,7.5事件后,去新疆旅游的游客都在青海旅游,西宁的住宿成了热点,所以我们直接到如家快捷酒店(中央广场店),巧了,还有一个商务大床房间,赶快登记入住,还见到了在巉柳高速服务区遇到的西安捷达车自驾游一家,他们是去青海湖游玩的。
办完手续,太阳公公还忠实的在履行职责,我们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厚望,打起精神,投入到游览西宁市容市貌的快乐中。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央,迄今为止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和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级西宁经济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西宁被赞誉为中国的“夏都”,是消夏避暑的乐园。中等的海拔、环绕四面的群山,为西宁形成了天然空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气候优势,这里夏无酷暑,冬无寒冷。八月“秋老虎”让许多城市热灼难耐,而西宁却清风习习,凉爽宜人。今天平均气温只有16.9度,白天最高气温不过28度。到了夜晚,或许还需盖着薄被,无须考虑蚊虫叮咬,青岛那种汗流浃背也不会在身上出现,真正体会到“人往高处走”,我体会到“清凉夏都”带给西宁人的幸福感。
西宁是“青藏门户”、“西域之冲”、“海藏咽喉”、“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枢纽,西宁深厚的历史内涵。历史上民族的大规模的迁徙,使得民族文化在这里扩散、交流、融合。我看到的西宁,就犹如到了一座多民族多文化的展览馆,据资料:解放后,以各种方式移居西宁的人多达100万,南腔北调,方言众多,堪称“中华方言博物馆”。这里总有你认识的身影在你眼前闪现,你不会感到身处异地,不会感到形单影只。而千百年,保持完整的河湟古老民族的风俗“活化石”,又俨然是一座明清风俗的“博物馆”。西宁的美是内涵的美,更是大我的美,在未永远失去之前,值得细细品味,慢慢体验。
加油费:170元
过路费:151元
晚上住:西宁市体育馆的如家快捷酒店——中心广场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