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城最出名的文庙和武庙 资中文庙在资中县城北门外,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始建于县城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迁此重建。资中文庙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主体建筑及布局仿山东曲阜孔庙,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厢房、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对称分布两侧。 馆内藏有张大千丈二中堂及书画,张善子绘画,张大千老师李瑞清笔墨,于右任等众多名人墨迹,恐龙化石及汉代以来文物。
主要景点推荐看点
1,大成殿
大成殿座落于庙内最高处,高20米宽25米深18米屋脊上龙盘虎踞鳌角伸天,瓷彩耀目。 2,崇圣祠 崇圣祠建在大成殿的右后方,屋面均用红棕色玻璃瓦盖成,四面宫墙紧紧环抱,步步台阶,曲曲回廊,宫壁坊表,雕工精美。其石栏雕刻,极龙腾凤翔之姿,尽波翻鱼跃之态。 3,两 碑 庙内月池两侧,各竖一高4米的石碑,右是清康熙皇帝手书《大学篇》,左为明成化年间《重修文庙碑》,字迹清楚,弥足贵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孔子全身石像 旧时文庙只开边门,不开正门,惟资中出过状元,可开中门;一般文庙只供大成至圣先师牌位,资中人苌弘曾为孔子师,破例雕像以记其事。故资中文庙祀有孔子全身石像为海内少有。庙内月池两侧,有高四米的明成化碑和清康熙手书《大学篇》碑各一,字迹清楚,是难得的宝贵文物。 5,全国最大的孔子牌位 庙内有全国最大的孔子牌位,为镂空木质蟠龙雕刻,亦为艺术精品,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镇馆之宝——《幽兰赋》 宋代词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所书韩伯庸《幽兰赋》,高约2.5米,长约7米,笔力雄健,气魄磅礴,是黄庭坚神来之笔,若令其复为亦不能也,实为碑石中之精品,镇馆之宝,现藏于资中县博物馆。 6,孔子之师——苌弘简介 苌弘(?─前492),东周蜀人(出生地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边境与资阳市相邻一带。字苌叔,周代闻名学者、政治家。少年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今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有“苌弘祠”、“苌弘读书台”遣址。据《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天官书》言天数者称“周室史佚、苌弘”至周景王时仍任大夫,常应对星象吉凶征兆之事。周敬王即位(前519),因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执掌朝政,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前496─前495)孔丘曾访问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与天文知识。二十八年(前492),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施反间计,周敬王信谗杀苌弘(见《左传》哀公三年),世传蜀人藏其血,3年后化为碧玉。(见《庄子、外物篇》、《升庵外集》)”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见《图经》)。《资阳县志》、《资中县志》有传。 资中武庙 位于资中县城北门外重龙山南麓,距文庙仅100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同治四年(1873)扩建。原名关公庙,后又曾名关帝庙。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结构布局仿文庙。玻璃盖顶,彩瓦红墙,气魄雄伟。现存七星门、东西两厢朝贡殿,钟楼、鼓楼、关圣殿、启圣宫、三义祠等12处建筑尤以关圣殿最为壮观。1921年为纪念岳飞,于关圣殿左侧增建武星殿,绿色琉璃瓦与文庙黄色琉璃瓦交相辉映。武庙左侧有始建于宋代的东岳庙。辛亥革命期间,1911年11月25日夜鄂军革命党人统领陈镇藩曾在此集会誓约,商讨捕杀端方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