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无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释】①大观楼:位于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至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毁于兵燹。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所建。②孙髯,字髯翁,号颐庵。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③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④帻:古时的一种头巾。⑤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⑥翥:飞举。⑦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⑧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⑨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⑩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翠羽:翠绿色的鸟雀。?丹霞:丹红色的云霞。?九夏:指夏季的九十天。?芙蓉:莲花。?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赏析】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大观楼,面临滇池,与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是滇中有名的旅游胜地。其盛名与楼前所悬的长联分不开。这副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的对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被誉为“国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等。上联写滇池及四周风物,突出一个“喜”字,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感触文人学者何不选择这高楼登临欣赏,提醒人们不要辜负了眼前美好的胜景。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作者由眼前的美景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触——千古英雄豪杰,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对仗工整,气魄宏大,脍炙人口,堪称我国对联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长联与“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极高的旅游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