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云南省 >>云南综合旅游信息

周城村火把节
  发表日期:2009年11月26日  共浏览422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编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周城村是云南大理喜洲镇下的一个万人大村,距离上关不远,在蝴蝶泉侧。

火把节是白族每年一度的节日。其来历有所谓“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另外五诏。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请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酒至半旬,皮逻阁借故下楼,随即令兵纵火将五诏诏主烧死,从而统一了六诏。看来,得天下者多有险恶招数。

据说,五诏之一的邓赕诏主的柏节夫人早就看穿皮逻阁的野心,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大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允许,但回去将丈夫尸骨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所以,现在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白族聚居区城乡都要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周城村要树立是个大火吧。这些火把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四周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上面挂上用彩线串起的梨果。入夜,从远处看去,依傍着苍山的周城村全村是火。远远的能闻声依稀的欢笑与吹打声。
老年人是重要角色

老年人也用这种“盛装”方式来体现节日的气氛。

在农耕文化区,尊老因为祭祖习俗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而成为一种公认尊则。当然,从历史上看,这也应当是明清以后,在农耕能够满意生存需要后的情况。实际上,在汉以前,或者汉以后漫长岁月里,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很多有“弃老”习俗,也就是人老了,不能生活自理了的时候,子女多会将老人抛弃至山野,任期死去。当然,并不能因此指责当时年轻人的残忍,老年人自己也在安心的等待这一天,那是一个时期的风俗,非个人之对错耳。所以,不抛弃老年人,尊重老年人,一方面是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求。近代以来的山区世居民族中,往往是老年人成为了文化传承者。


Google
 
上一篇:喜州民居 蝴蝶泉 周城
下一篇:剑川石宝山石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28.9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