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京郊旅游 >>区县简介

平谷长城文化
  发表日期:2021年8月25日  共浏览353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长城,最早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作为古代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经不断修缮和扩筑至明代。明长城是其修筑史上的顶盛时期,在建筑规模、建造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北京市域内雄伟、壮观的长城即为此时杰作。平谷长城作为北京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师的东北门户,是京畿防御的重要屏障,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历史、建筑、艺术、军事内涵和价值。
  一、平谷长城修筑历史沿革
  相对于明代长城而言,在明代以前修建的长城称之为早期长城或者为明前长城。平谷长城涵盖了明前长城和明长城两种遗迹。两类长城的走向基本一致,平谷明长城也是叠压在早期长城上修建的。目前为止,山东庄镇桃棚段的明前长城是平谷区发现的保存相对较好的明前长城段落。但它只是平谷区早期长城的一小部分,我区发现的早期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熊儿寨乡和山东庄镇。北京境内现存的明前石长城,大多约为1500 年前的北齐时期所建,平谷区的也在这个时期,但确凿的年代还需进一步考古发掘。
  平谷境内现存体量最多的是明代长城,全长48.52 公里,敌台107 座,烽火台6 座,关口5 座,城堡10 处,至今已走过了600 多年的沧桑岁月,2001 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平谷区唯一一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时,平谷境内的长城属蓟镇的马兰路、墙子路管辖,并历经修整。据历史记载:洪武、永乐年间建关隘;嘉靖造边城;隆庆三年(1569 年)至万历元年(1573 年)建造空心敌台,从建造到建成,平谷明长城历经200 余年的漫长岁月。
  二、平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是由关口、城堡、墙体和烽火台等军事设施组成的系统防御体系。明长城一直把建关口、城堡放在首要地位,据历史记载洪武(1368 年)、永乐(1402 年)年间建关隘;嘉靖三十年(1551 年)建造边城。平谷明长城也是先建造关口,之后建造城墙,说明关口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明代的关口在平谷现存5 个,依次为彰作里关、将军关、黄松峪关、南水峪关和北水峪关,这几处关口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入侵者的效果,古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生动地说明了关口的重要性。
  城堡作为驻军、戍守、生活供给的重要设施,是长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长城沿线建有很多堡城,堡城的叫法很多,有营寨、营堡、城堡等等,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平谷现存城堡10 处,遇警时可迅速登城。有的城堡里还设有烽火台,将防守与通讯报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如东上营城堡,在城堡内东南角有古炮台一座,上营城堡在城外设烽火台一座,就属于此种类型。其中东上营城堡曾经出土过石雷,石雷相当于现在的手榴弹,有敌来犯时,士兵就往石雷里装火药和导火索,用石球封紧口,点着导火索后扔出城楼,顺山坡滚下去,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烽火台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烽燧、烽堠、烟墩等,它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烽火台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山丘或道路折转处。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等,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我区现存有烽火台6座。
  三、平谷长城建筑特点
        坚固的防御体系必须以合理、科学的长城建造工程为基础。平谷长城的建造原则可以用“因地制宜,据险制塞”概括。所谓因地制宜,一是指巧妙地根据所在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二是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材质为建筑材料。所谓据险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山险御敌而言。
        在建筑结构方面,平谷段长城墙体、敌台、垛口,均呈梯形结构,上小下大,收分明显,保证了长城的坚固性。我区长城沿线敌台有实心和空心之分,根据我区长城沿线出土碑刻记载,我区的空心敌台建筑构造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中部为空心部分,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敌台台顶筑有楼橹,供守城士兵遮风避雨。我区实心敌台占总量的90% ,实心敌台无箭窗,仅有登台顶的踏道。明长城敌台多为方形,圆形敌台极少,北京市内明长城只发现了2 个圆形的敌台,我区就有其一,这也是我区敌台建筑形式上的独特之处在建筑用料方面,根据长城不同的军事设施有所区别。关隘、敌楼处用条石作基础,基础之上为大块青砖垒砌。平谷明代长城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全区境内长城墙体全部是石砌的区县,长城墙体采用当地山石垒筑而成,专家称之为“干碴边”,如将军关附近的边墙多取用将军石河中的鹅卵石,而镇罗营玻璃台段墙体则采用当地花岗岩垒筑,秉承了因地制宜建造长城的理念。
  平谷长城另一个建筑特点是据险制塞,分布于平谷区域北部的燕山山脉,大致为东南至西北走向,城墙依山势而建,多处以险为障,以崖代墙。所谓山险就是利用山体天然的悬崖陡壁,作为天然屏障,天然屏障与人工修筑的墙体相连形成整体的防御体系。这种建筑形制在熊儿寨和镇罗营长城段体现较多,与我区北部山区海拔较高,山势较为险要有直接关系。

  四、平谷长城位置特点
        平谷长城在明朝时为蓟镇长城的一部分。蓟镇,是明朝时政府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管理及修筑,把明长城分为“九边”,即九个军事防御区的其中一个,北京地区明长城由蓟州和宣府二镇共同管辖。如今,平谷长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凸显其重要地位,北京段明长城以平谷长城为起点,也是连接河北段长城重要节点。由山海关自东向西蜿蜒而来的长城,从平谷红石门“一脚踏三省”进入北京市界,东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个区县,沿燕山和军都山内侧山脊,呈环抱北京、拱卫京师之势。
  平谷明长城分布于平谷区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东起今天津市蓟州、河北省兴隆县和北京市平谷区三省市交界处最高峰大松木顶,北至兴隆、密云和平谷交界处的北水峪挂弓岭,为东南至西北走向,共跨越金海湖镇、黄松峪乡、南独乐河镇、山东庄镇、熊儿寨乡和镇罗营镇共6 个乡镇19 个自然村。国务院1996 年所立的三界碑(天津界、河北界、北京界)位于平谷红石门长城段的第一座敌台上,享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在全国明代长城中的唯一性。

  五、平谷长城蕴含的文化价值
  著名长城学家罗哲文认为:“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天,历史已赋予长城以全新的意义,透过新世纪的曙光,我们看到了更加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感到了更加博大雄深的长城文化。”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形势的变迁,平谷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消失,但岁月的沧桑丝毫无损于这些城墙无可比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平谷长城是北京段石质长城建筑的精华,体现了石质长城和砖质敌楼的高超、精湛的建造工艺,与砖长城的气势磅礴不同,石长城保留着建造时的古朴风貌,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也正是用料的独具特色,成就了平谷石边长城古朴、粗犷的韵味,使其在北京市独树一帜,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长城一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平谷长城是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如今,长城的这一功能日益凸显。正是由于平谷长城是京津冀三省市的交汇之处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红石门长城修缮才成为京津冀联手保护的文化遗产重点工程。
  平谷长城是北部长城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将打造北部长城文化带,平谷长城段于2015 年被列为北京市最重要的四个长城文化带之一。在北京地区长城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诸如居庸关、八达岭、黄花城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作为北京长城文化带的起点,平谷石长城作为有别于砖长城的古迹,势必成为一处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丰富北京长城文化带的内涵。
  平谷长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文物资源。平谷是首都生态涵养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十三五”期间,将以红石门长城保护与利用为重点,打造“一脚踏三省”旅游文化景区,推进长城生态游和爱国主义教育,使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时至今日,蜿蜒在平谷北部山脉之中的长城景观带,作为中国长城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长城是先民们留给平谷人民的一笔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彰显了平谷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利用和传承好具有平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以长城文化作为纽带、媒介,把“北京最古朴的石长城”这一形象更广地推介出去。通过对长城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整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长城资源,打造一条具有长城特色的文化旅游带,成为平谷文化旅游新名片。

  

  四座楼敌台

  

  红石门长城全景

  

  平谷明长城将军关


Google
 
上一篇:上宅文化
下一篇:平谷历史沿革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4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88.281毫秒 中华旅游网